200万份政府文件仅解密8% 贝理安:即便调阅也要等批准

昨日,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针对议员提问,透露国家档案馆的门户网页已经公布了16万份政府文件,供公众查阅。 工人党非选区议员贝理安(Leon Perera)在国会中,询及超过25年并且已在国家资料馆网页中公布的政府文件比例。他也问到,已经公开在线的25年以上文件,是否会在稍后进行重新审查,因为可能在未来,或许50年后,这些在25年来上载到线上的文件,会存在某些涉及个人敏感问题和保密义务。 沈颖指出,国家档案馆内,超过25年的政府文件,多达200万份。但是目前已解密的仅16万份,相当于8巴仙。 对此,贝理安在脸书就指出,1950-60年代和新加坡有关的英殖民时期文件解密,能为历史学者和群众了解当年我历史,提供宝贵的史料。 故此,他呼吁这些已解密文件,理应能让民间更自由地调阅,因为目前即便想调阅这些文件,都是有条件的,而且可能还要经过冗长的时间等待批准。 沈颖昨日在国会已澄清,并非所有文件都可以供公众查阅,尤其是国防、外交和内部安全,及可能受保密义务或涉及个人隐私的文件。 至于已解密文件,如果在网络上查看文件,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拥有书面许可,有些则是给予有条件的许可。

供民众查阅 国家档案馆公布16万政府文件

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指出,国家档案馆的门户网页已经公布了16万份政府文件,以供公众查阅。 她昨日(9月4日)在国会中指出,“随着我们与政府机构的合作逐步将政府文件解密,文件的数字还会再增加。而所有解密文件将会放到线上。” 她补充到,并非所有文件都可以供公众查阅,尤其是国防、外交和内部安全,及可能受保密义务或涉及个人隐私的文件。 “目前国家档案馆拥有超过25年,约200万份政府资料被视为公共档案。” 解密文件为优先工作 工人党非选区议员贝理安(Leon Perera)在国会中,询及超过25年并且已在国家资料馆网页中公布的政府文件比例。他也问到,已经公开在线的25年以上文件,是否会在稍后进行重新审查,因为可能在未来,或许50年后,这些在25年来上载到线上的文件,会存在某些涉及个人敏感问题和保密义务。 沈颖对此表示,她之前已经分享了有关的数量,而目前25年及以上的文件数量还有很多,有很多工作要进行。“我认为我们会考虑你的建议,但实际上,优先考虑的是尽可能多解密文件。” 她指出,近年来已经排除750名来自不同政府机构的人员进行基本解密培训,这可以帮助更多官员了解到解密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将工作做得更好更快。 并非所有文件可免费查阅 贝理安也问到,在线官网上解密和发布的文件,是否可以“更自由查阅”。“据我了解,当你到这个平台上查看文件,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拥有书面许可,有些则是给予有条件的许可。” 沈颖指出,并非所有文件都可以免费获得。“我们希望可以尽可能地多提供可查阅和搜寻到的文件及记录,这一切还在进行中。”

马国首相不赞同调高退休年龄

据马来西亚媒体报导,马国职工总会(MTUC)日前曾建议当地政府仿效新加坡的政策,把马国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 不过,马国首相马哈迪在两日前已回应,没有必要上调退休年龄,理由是避免限制年轻一代就业机会。 “如果设定在强制65岁退休,他们越迟退休,其他人(更年轻、有资历和技术)就越难升迁。” 不过马哈迪自己也不是94岁还在工作吗?对此他指出,不能拿他来作比较,他称自己原本就已是退休之人,只不过“被召回来工作”。 他解释,在他第一次任相期间(1981-2003年),就已经从55岁提高至56岁。而他的续任者再调高至60岁退休。 他指出,一些国家没有限制强制退休年龄,可以工作到任何时候,反而限制年轻人的机会。 至于我国总理李显龙日前在2019年国庆群众大会上宣布,政府将在2021年迈出第一步,在未来十年逐步把退休年龄和重新雇佣年龄,分别调高至65岁和70岁。 他在致词时提及,去年,人力部设立了年长雇员劳资政工作小组,而上月他和小组成员一起吃午餐,即便午餐期间也能感受到组员激烈讨论,特别是雇主、年长雇员都有个资考量,年长员工希望确认能受聘更久,但雇主们担心营运成本及经济前景,希望政策有更大的灵活性。

港政府宣布正式撤回修订《逃犯条例》

香港在经历两个多月的示威后,终于有突破性的进展。特首林郑月娥于周三(4日)正式宣布撤回修例,在立法会复会后会按议事规则撤回条例草案。 林郑月娥下午4点在特首官邸礼宾府会见多名建制派人士,包括港区人大代表、政协及立法会议员,讨论反修例风波。6点左右,她透过录影向全港市民发表讲话。 她在录影中针对五大诉求一一作出回应。有关撤回条例,她指出早在6月中旬已表示暂缓条例草案并表明修例工作已停止;第二点,亦是港人目前最关注的一点,有关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一事,她认为港警执法行动应按既定机制,交由专责的独立监警会处理,不应另设独立调查委员会,详细审视6月9日起,一连串大型公众活动,包括721 元朗袭击事件。 再者,有关示威活动的定性,她强调已多次重申,法律程序不存在暴动定性,每宗案的刑事捡空决定都会按照证据,以及法律执行;有关示威被捕人士不捡空、不追究违法,她认为这些行为是身为法治社会无法接受的,这已有违法治精神。 最后有关双普选,她表示欲达目标,社会首先必须站在法理的基础上,以平和互信的氛围下进行务实的讨论。 提出四大行动望与社会共同前行 另外,她在录影中提出四项行动,希望作为社会向前行的起点。 第一,政府会正式撤回条例草案,完全释除市民的疑虑。保安局局长会在立法会复会后,按《议事规则》动议撤回条例草案。 第二,政府会全力支持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简称监警会)的工作,除了邀请海外专家,她已委任新成员加入监警会,包括曾任其竞选办资深顾问的前高官余黎青萍,以及资深大律师林定国。林郑月娥承诺,政府会认真跟进监察会日后提交的报告建议。 第三,本月开始,她和所有司局长会走入市区与市民对话,让社会各个阶层,不同政治立场、不同背景的人士,透过对话平台直接说不满,一起去探讨解决方法。 第四,林郑月娥表示会邀请社会领袖、专家和学者,就社会深层次问题进行独立研究和检讨,向政府提出建议。…

选区划分检讨委会成立 毕丹星处之泰然

随着选举局在昨日宣布,总理已召开选区检讨委员会,朝野政党打起十二分精神,坊间也奔走相告。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表示,自己昨晚还没开始访问居民,就一直收到居民和支持者转告此消息。 毕丹星昨晚分享一则脸书贴文,打着“冷静,继续前行”的标题,似乎体现自己对选举局的公布不感到惊讶,尽管这意味着选举蛩音近,惟他仍继续做好服务选民的工作。 他在帖文中不忘揶揄,有趣的是选举局似乎也没有说明,上述委会是在八月的什么时候召开? 事实上,毕丹星此前已经两次在国会询问委员会是否已成立?第一次是在今年3月1日,第二次在今年7月。 他曾质问,为何不在上述委会成立后政府自行作出宣布,但贸工部长陈振声则代总理回答,惯例是让委会专业地进行工作,不受不必要媒体关注或公共压力影响。 在2006年和2011年,选区范围检讨委会用了四个月时间提交报告。但在2015年,从委会公布新的选区地图,到9月1日的提名日,只有39天。 帖文中毕丹星也描绘和选民之间的情谊,有84虽但心态年轻、人见人爱的朱女士;有一家聚餐从不看手机诚意交谈的家庭;也有服役34年的退休警察,在1981年安顺补选期间,驻扎在皇后镇,回忆那个时候的热烈情况。相信他也见证了反对党强人暨工人党前秘书长惹耶勒南当选。 毕丹星说,自己拜访选区时,自己的妻女都在耐心等候,“就像我拜访的那些家庭一样,来自我家人的爱,促使我继续前行–管他选举是在今年还是来年!”  

Formation of Electoral Boundaries Review Committee announced on 4 Sept

The Prime Minister Lee Hsien Loong has convened Electoral Boundaries Review Committee…

Hong Kong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set to announce withdrawal of extradition Bill

After almost three months of pro-democracy protests in Hong Kong, Chief Executive…

HK protests hit Watson's business derailing Temasek's US$3b Watson sale to potential buyers

Bloomberg reported yesterday (3 Sep) that potential investors have backed off buying…

Interview with Jeannette Chong-Aruldoss: I am passionate about upholding the cause of the citizenry and defending the political space for non-PAP voices

On Wednesday morning (4 September), lawyer and opposition politician Jeannette Chong-Aruldoss announced…

China's alleged state-sponsored disinformation operations not a recent phenomenon, methods previously used on political elite and dissidents: 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China’s alleged state-sponsored disinformation operations are not a recent phenomenon that only ar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