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义工组织“让希望活下去”分享,他们在进行家访时,协助一位知足老奶奶的经历。让网民们备受感动,纷纷表示乐意提供协助。

网友Lee Siew Yian于本月10日上载有关帖文,分享了他们在两天前(8日)傍晚,假明地迷亚路(BENDEMEER ROAD)附近组屋进行家访行动时,震惊于这一对老夫妇所面对的困境,并感动于老奶奶的知足行为。

老夫妇家徒四壁

她指出,当天她和友人到老夫妇家进行访问时,惊见家中地板空空的,没有床铺等,不禁问老奶奶晚上如何过夜的事情。

“我在很‘薄’的床铺上过夜,我的先生在椅子上睡觉。”

老奶奶的回答令网友感到心疼,就表示该组织有送出新的床铺,而且是单人尺寸的,就问老奶奶需要几个。

网友在发问后,还不禁自嘲明知故问,岂知老奶奶只表示“要一个”。

网友当下就无言了,只拿起笔和纸写下了“两个”。

Lee Siew Yian在帖文中也分享了两张相信是老奶奶住家单位的状况,首张图中只见墙壁已经脱漆了,而第二张则是老奶奶说的,很 “薄” 的床铺。

网友表示,在家访活动中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士,有好的、坏的、感恩的、贪婪的。

“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在获得我们帮助时,对我们态度良好、会感激我们或者赞扬我们,我们不应该期待任何回报,更不可以因为‘坏或贪婪的人’,而不做善事。”

他指出,“我们只是尽我们所能,做我们能够做的事。我们诚心给予帮助,希望送出的东西也带着我们的祝福”。

他也感激所有的受益者,让他们觉得自己获得有价值,且获得行善的快乐,并呼吁人们参与该组织的志愿团队。

该组织志愿者也表示,将在下个月的15日进行下一次的床垫派送活动,涵盖的区域包括从桥北路到菜市、亨德森波浪人行桥、美玲路、荷兰村以及新民。

有关的帖文很快获得人们响应,共有1300人做出反应,65人留下评论,以及685人分享。

网民纷纷对网友的善举按赞,并表示乐于提供帮助,欲了解所需要的详情等。

Dave Tan则分享了他助人的经验,指他在公共部门工作期间,曾遇见和有精神病儿子同住在马西岭一间出租单位的一名七旬老人。

老爷爷当时拨电求助,因为他的儿子不愿意到心理卫生学院就医,并且对老人家拳打脚踢。

老人家当时在附近的咖啡厅担任洗碗零工,每个月只赚取300到400元。

网友当时无视了其上司的命令,将老人和其儿子送到学院去,并且想帮老人家买单,但是遭拒绝了。

老人家用福建话说道,“我很高兴你把我们送到这里,其余的问题,我还有能力应付。”

这让他意识到,较为穷苦的人们中,大多都是善良人士。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ou May Also Like

【选举】王瑞杰称未说过人口增一千万 惟过去20年每年平均增8.7万

在周三(1日)的新传媒朝野政党电视辩论,民主党武吉巴督单选区候选人徐顺全,质问政府有意作一千万人口的规划,但随即被行动党荷兰-武吉知马候选人维文驳斥,指这是虚假声明。 至于东海岸集选区候选人王瑞杰则声称,他不曾说过要把人口增至1千万。政府也未有这个目标。而当前的趋势来看,到2030年可能人口还少过690万。 而民主党较后发文表示,成功从行动党那里取得保证,他们无意把人口增至一千万。 若检视新加坡统计局的数据,可以发现从1999年至2019年,短短20年期间,人口已增加多达174万4846人。等同每年平均增长8万7242人,除了2003年人口增长稍微放缓(当年遇上沙斯病毒疫情)。 尽管王瑞杰称2030年人口不会超过690万,不过若上述增长趋势持续,到2033年或许人口将超过690万人。

从行动党铁粉到人民之声 毕博渊道来从政路

新加坡人民之声党成员毕博渊(brad Bowyer),日前接受本社采访,谈及他早年如何参与行动党,而后为何又失望退出,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毕博渊在1985年来到新加坡,曾在英华初级学院(ACJC)就读。为了实现当特种部队的梦想,他曾返回英国受训,但很快就因为受伤而放弃这个念头。 他在1991年返回新加坡并在此定居。热爱演艺的毕博渊,在六岁开始就在舞台表演,此事他参与本地剧场,之后兴趣还延伸到动漫和艺术创作,以及电视制作。 他表示曾涉猎电影和电视制作、教学或担任顾问。甚至曾几次开办自己的影像制作业务。近期他涉足的特效公司至今都运转良好。可惜他因为健康原因而必须离开,专心养病。 为了早日康复,毕博渊去年一整年都在休假,不过自去年10月开始,他为投入政治工作做准备,积极在脸书发帖、做文章和研究社会政治课题等。 2011年后加入行动党 毕博渊虽然是林鼎创办的人民之声党成员,但是毕博渊最早踏足政治,却是从人民行动党开始的。 他解释,2011年大选后,发现社会存在许多问题,便和妻子讨论,希望可以做点什么。“当时想从内部着手,看看我能为改善事物做什么,这是我踏足政治的原因,也加入了行动党。” 毕博渊从志愿者做起,参与了许多借接见活动(MPS)。他负责聆听选民问题,依据与课题相关的部门起草公函,再交给议员过目。 之后,毕博渊在大选时被调到中区社区发展理事会。“我还被推举为支部候选人…当时我也参与协调全国对话会,在行动党总部和不同的公民群体讨论,整理他们的想法后提呈最终报告。” 当询及离开行动党的主要原因,毕博渊表示有两个。其一是新加坡成为跨太平洋伙伴(TPP),他认为此举形同“典当国家”;其二则是总统遴选制,哈莉玛还没当总统,国会中的议员就拿“总统女士”称呼来开玩笑。…

调查显示:八成年轻人认为未来面临养父母、子女巨大压力

保险公司职总英康(NTUC Company)调查显示,约94巴仙的35至55岁的“三明治一代”(Sandwich Generation)正面临养育孩子和照顾父母的经济压力,并相信未来自己的小孩与孙子亦会困在同样的循环中,成为新的“三明治一代” 三明治一代通常指上要照顾老人,下需抚养子女负担沉重的中年人。他们通常是30-45岁之间的亚洲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这批人,因被夹在中间的困境,所以被誉为三明治一代。 此外,八成的年轻人(约21-29岁)亦认为自己将会迈入成为“三明治一代“,其主要原因源于平均寿命延长、自己对退休父母的养育责任以及养老金不足的现况。事实上,他们的父母也和他们有如出一撤的想法,有34巴仙的受试者父母认为孩子能够在年老时经济上支援他们,也承认他们很有可能踏上同样的脚步,成为新一代的三明治年龄层。 而大部分的年轻人则认同父母应该及早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准备,还有一半的年轻人则担心父母在退休需要依靠他们生活,因此他们认为至少在退休阶段能够维持与孩子的独立经济。 报告亦指出,每5位父母中,已有3位已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准备,尽管如此,在这些父母中,近六成的父母却没有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准备至82岁。目前新加坡的平均寿命已达82岁。 但有趣的是,尽管年轻一代认为自己会陷入三明治的困境中,但觉得自己是可以避免陷入其中,45巴仙的年轻人仍愿意和父母讨论退休事宜,但只有16巴仙的人是真正和父母沟通退休后的生活。 孩子宁付出巨大的牺牲,避免自己成为三明治的后代 另一项比较极端的结果则是,由于三明治一代的影响,新加坡年轻人除了选择作更多财务投资以外,也会选择如不婚或不生小孩,避免自己成为三明治的后代。 职总英康市场总监Marcus Chew透露,“调查结果显示,孩子愿意付出巨大的牺牲来成全年迈父母的老年退休生活,这也反映出当今社会已将孝道的根植于每个人心中,同时也看见目前的经济投资规划是如何带给下一代深刻的影响,因此退休计划并非只是给自己,更是关系到你的后代,如果我们能够及时作出改变,我们的孩子或许就能冲破“三明治一代”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