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卫生部发表的文告,截至8月15日中午12点,本地新增81例确诊,三例社区病例。

入境病例则有16例,当中有10人,是在本月8日乘船抵达我国,早前就已有水手确诊。不过这些船员没有下船,确诊者直接送往医院。

其余入境病例在抵境后已履行居家通知。

新增病例大多是被隔离客工。本地病例总数目前累计5万5661例。

三例社区病例两人是本地公民或永久居民,一人是工作证件持有者。

当局仍搜集新病例的详情,并会在今晚提供更多细节。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ou May Also Like

历史回顾:1954年5月13日 华校中学生反国民服役和平请愿遭镇压

今日,马来西亚公民社会并没有忘记50年前发生的513事件,有者也前往位于雪兰莪双溪毛糯513罹难者墓园进行公祭,为罹难者默哀,各宗教团体进行宗教仪式。 在我国,1954年的5月13日,在距今65年后的今天,同样是不容忘记的日子。当年一群手无寸铁的华校中学生,在皇家山麓克里门梭道(Clemenceau Avenue)现场,声援八名学生代表会见新加坡总督,提呈表达要求免除18-20岁男学生参与国民服役的请愿书。 功能八号氏族会在脸书专页回顾当年新加坡学运513事件的事迹。当时赴现场支援请愿的,估计有五百至一千名学生。然而后来在镇暴警察以大麻绳、警棍、盾牌和步枪暴力介入时,原本平和的集会被打乱,有许多学生受伤,48人被捕,并被指控阻碍警察办公和拒绝服从疏散指示。 事件发生后,造成更多学生抗议和静坐,迫使中华商会不得不介入学生和英殖民政府之间调解。经过22日的斗争,殖民政府最终妥协,展延国民服役计划。 在50年代初期因“紧急法令”的氛围下,数以千计的华中学生勇敢引领运动,突破殖民者的“白色恐怖”。 学运激励人民争取权益 正是学生们的举动,激发人民团结起来,申诉新加坡人的公民和政治权利。 513事件也促使更广泛的学运席卷和影响华中和之后的南洋大学。 在1954年513事件的两周后,一名马来亚大学学生因出版名为《华惹》(Fajar,意即马来语“黎明”)的刊物,而成为殖民政府警察的眼中钉。该刊物编辑部因一篇《亚洲的侵略》而被提控煽动,此事甚至惊动英女皇律师D N Pritt来狮城,在李光耀协助下为学生辩护。…

MPA says “no immediate threats” to ships travelling through Straits of Malacca and Singapore

The Maritime and Port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PA) released a statement on…

Comparing apples with oranges – “Temasek outdid key benchmarks”?

Selective comparison is meaningless. Leong Sze Hian.

Post-GE 2011: A Watershed Election – For Good or For Worse?

~ By Jackson Tan ~ The 2011 General Election was viewed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