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客座教授郑庆顺,周日(13日)在脸书发文非议我国一些有盖人行道的设计。他在贴文分享照片,指某有盖走道至少一米的空间没有被善用,是“糟糕的设计”。

“如果能够将柱子安放在挡土墙的顶端,并将排水沟覆盖上,人行道的宽度会更宽,而且成本反而更低。”

在发文的数分钟后,郑庆顺再次上传另一张不同的人行道照片,更指该人行道的设计比起上一张更适合。

“这个设计更好,有更多的空间,柱子在边缘以此去掉笨拙的基础建设。”他表示。

另一方面,脸书专页《Singaporeans supporting the government because of covered walkways”》也分享了郑庆顺的帖文,揶揄行人道的糟糕设计。

该专页过去也常讽喻政府,如何宣传行人道的贡献以捞取更多选票。

尽管行人道设计并非什么“宏观大计”,但值得注意的是,郑庆顺拿出的例子,只不过是国内许多常见的有盖走道之一。这种设计可能是往往雨盖棚都是在行人道建成后,才开始追加修建。

有盖走道通常会涉及多个部门。例如陆交局负责建设和维护的走道,将交通节点与附近的设施链接起来。

建屋局则负责为住宅楼宇到徒步商业区提供有盖走道。这些设施通道盖好后,会由市镇会使用自身资金,或从建屋局邻里更新等计划下维护和扩建。

因此,如果人行道对居民的生活如此重要,那何不在建屋局作出城镇规划时就一并把人行道规划好,而不是之后由市镇会自行承担后期建设?

图源:陈庆顺Facebook
You May Also Like

Shoes washed in food stall sink – Kopitiam sacks worker

Foodcourt chain, Kopitiam, has dismissed the worker whose act of washing her…

ASEAN countries prepare biosecurity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mechanisms to combat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n Tuesday (10 March), The Myanmar Times reported that 40 experts from…

曾在结霜桥摆摊 小贩到芽笼“跑地牛”遭取缔!

据《新明日报》报导,上周三(2日)晚上警方在芽笼16巷路口处,曾进行一次扫荡行动,取缔非法摆摊,至少4名摊贩、合共1千多元的货物被充公,血本无归之外,还得接过300元罚单! 被充公的包括鞋子、衣物、旧收音机、手机零件等旧货。一名56岁小贩透露,五年前失业后就无法找到正职,即使有领取援助金也不够开销,结果上月才冒险在芽笼摆摊。 而这名林姓小贩的旧货还是别人寄卖的,但现在全被充公了,还要欠别人500元。另一摊贩莫哈末纳威则透露,过去曾在结霜桥旧货市场摆摊,前天才过来芽笼这里,结果才摆了两晚就出事。 结霜桥旧货市场已有近80年历史,在2017年7月10日结业,过去是民众去“寻宝”,找一些得意古玩或珍稀用品的去处。 随着结霜桥旧货市场的结束,不少小贩也迁移他处,或是断了生计。有者被迫冒险“跑地牛”,当起非法摊贩。 但也有近20名摊贩,在餐馆老板The Peranakan创办人之一兼主厨邱垂文和义工组织Saturday Movement携手帮助下,在吉兰丹路第28座组屋楼下的两间店铺重新开业。 至于由本地导演陈碧云(音译,Tan Biyun)执导的独立电影《好公民》,也记录一对60多岁前结霜桥摊贩的际遇,掀开光线表面,揭示本地“贫困老人”的生活。

Tan Kin Lian’s contribution to a freak election

~by: Lim Tong Kay~ Mr Tan Kin Lian showed courage, effort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