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本地英语媒体《海峡时报》刊载了颇具误导性的标题,指“过半年长员工想继续全职工作”。

不过,内文指出,这是参与乐活乐学中心(Centre for Seniors)的400多位年长员工,有约四分之一反映想继续留在目前工作;此外有300年长者,有过半表示想继续在全职岗位工作。

当然我们知道,根据300人作出的民意调查,并无法完全代表全国乐龄人口的意见。

该中心响应总理李显龙此前在国庆群众大会宣布、调高退休和重新雇佣年龄的倡议,认为需要有更多措施来协助年长雇员规划他们的职涯。

据报导,教育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次长刘燕玲,在前日参观该中心。她在受访时呼吁雇主和雇员沟通,或安排雇员参加课程、了解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协助他们更好规划职业转型和退休生活。

报导指乐活乐学中心自2016年,就推出LifeWork培训项目,专协助50岁以上者过渡退休生活;中心也协助年长者找工作。

不过,一直以来主流媒体和执政政府在乐龄课题上一直都搞错重点。例如《海时》企图断章取义,根据300人的民调就藉此断言,过半年长员工想继续做全职工作,而总理等内阁成员,一再迷信必须调高退休年龄,让有意继续工作的年长者,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收入过活。

什么原因促使年长者必须继续工作?

然而,为何总理等部长、主流媒体,从不探讨,是什么促使年长者继续工作?是因为他们想打发时间?

即使过去已有许多研究呈现民调数据、公民组织和民间积极发表意见,但遗憾的是执政者只选择相信他们想听的话,并没有正视生活成本、公积金积蓄不足、需要有收入等,才是促使年长者必须持续工作的原因。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老龄研究与教育中心(CARE),在今年5月发表的民调,其中65-69岁年龄群体,有高达77.2巴仙受访者反映,收入是促使他们工作的最主要因素。其次54.2巴仙为“享受工作”,只有32.6巴仙表示工作是为了能继续“维持良好健康”。

再来,则是李光耀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KYSPP)今年5月发布的《新加坡年长者需要:家庭预算报告》,预计一名65岁及以上的单身男性或女性,每月的生活消费至少需要花费1千379元。

然而, 研究也指出,只有55巴仙的55岁以上国民在2013年,在公积金户头中有足够的储蓄用于支付基本退休金(Basic Retirement Sum),这意味着近半年长者,甚至不能达到每月800元的基本年金。

再回顾今年2月,官委议员特斯拉教授在国会提问,促使人力部长杨莉明在书面回答中揭露,在2018年12月,共有26万8000名年届65岁或以上的公积金会员,从退休存款计划和终身入息计划领取入息。

其中竟有高达74巴仙的会员,领取的每月入息不足500元。

这就行同,从政者因为无法解决年长者在生活成本高涨下面对的经济困境、收入不足问题,简单除暴地以调高退休和重新雇佣年龄,鼓励年长者继续工作、逐步提高年长雇员公积金缴交率。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ou May Also Like

国人受促做好防范 菲遭北冕袭击夺一命

菲律宾遭受台风北冕(Typhoon Kammuri)袭击,当地的新加坡人受促采取预防措施,留在室内,而在当地进行的东南亚运动会也因为台风袭击,暂时停止部分赛事。另外,目前已经有一人因为台风袭击而死亡,首都机场的运营也暂时关闭。 美国气象局指出,北冕的风速似乎还在增加,目前马尼拉附近的风速由每小时155kmh增加到190kmh。 紧急疏散七万人 新加坡大使馆于周一(12月2日)发出警告,指菲律宾比科尔大区(Bicol region)处于台风直击路线,当地已经紧急疏散七万人。 “预计未来数天会出现大雨和强风。低洼地区可能会发生水灾。” “请采取预防措施,留在室内并远离窗户。” 北冕台风在昨晚登陆后,将转向菲律宾首都南部,当地有1300万人居住,且为东南亚运动会的健儿提供住宿。 马尼拉机场暂时停运 为了安全起见,当局已经下令关闭马尼拉国际机场。 机场经理Ed…

【冠状病毒19】8月12日新增42例确诊人数,维持在两位数

根据卫生部文告,截至本月12日中午12时,本地新增42例冠病19确诊患者,其新增人数维持在二位数。 其中新增病例大多为隔离中的工作准证持有人,一例是社区病例,是本地公民,而11例入境病例,在抵境后已遵循居家通知。本地累计确诊已增至5万5395起。 当局正在搜集新病例的详情,并会在今晚提供更多细节。

社论:议员该向拍短片的热心民众致谢

上周,一名林姓民众上载短片,揭露一名中年清洁工R先生,居住在锦茂区19A座组屋后垃圾处理站。正因为他拍摄的短片引起民众关注和议论,也使该区负责议员迪舒沙和建屋发展局注意到问题,立即为R先生安排临时住所,摆脱近两年住在不卫生环境的生活。 荷兰-武吉知马集选区议员迪舒沙,后来在个人脸书贴文,解释R先生在一年前已接洽建屋局申请租用组屋。近数周来,自己和服务团队也见了R先生不下数次。除了帮R先生申请社区财务援助,也敦促该区市镇会需继续聘请R先生,确保后者有稳定收入。 不过,迪舒沙却认为,林姓民众拍摄的影片反映“不全面”的事实,其选区团队在背后默默耕耘社区工作,但是“往往上载一段视频很简单就能引起负面情绪,却不能反映事实全貌。”他不忘指出,R先生也透露,自己不清楚有关短片的拍摄目的。 在帖文中,迪舒沙并没有感谢因为关心老伯身体状况而录影的林姓民众,也没有感谢广传短片的社交媒体平台。贴文内容主要作出回应,强调本身和服务团队并没有忽略对其选区弱势群体的关注。 人手一机  人人可记录社区发生大小事 在迪舒沙抱怨上载一段短片很容易引起负面情绪,但他似乎也没考量到,如今人手一机,任何社区民众看到一些引起注意的事物,可能情不自禁“鸡婆“一点去关心一下。自然而然,就会掏出手机录影。如今,摄影和记录,已经不是记者的专项,任何老百姓只要有手机,都成为社区故事乃至历史见证的一部分。 录短片的民众,或许也和你我一样,只不过他在放工回家时,可能多注意下这名在垃圾站进出的老伯,趋前和老伯”八卦“一下,一问之下才知不得了,老伯在垃圾站住了两年!于是林姓民众脑中想到的,可能是帮老伯拍个短片,再上载到脸书,看看能不能引起热心人士乃至有关当局的注意,来帮帮这老伯。 但是,相比下民众又不是专业记者,他们只是当下路过,动了恻隐之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拿起手机记录下他们认为值得关注的事。他们也不懂得如何向记者一样,知道可以联系哪些相关政府部门去求证事实。短片很快上载出街,但是其他民众怎么诠释这短片,是林姓民众没办法控制的。 事件广传  当局立即回应 也许,林姓民众帮老伯拍短片,也是出于善意,希望有更多人关心,也许有能力的人可以为他伸出援手。建屋局和议员也很快作出回应,马上告知公众已经为R先生做了什么,至少到最后,民众对于当局如何处理R先生的案例,是知情的。…

Secret society groups canvassed votes for Lee Kuan Yew

~from: The Straits Times dated April 16, 1958~ “At five meetings wh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