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印联手反击欧洲歧视油棕政策

马来西亚和印尼将联手对抗欧洲国家,针对两国油棕产业出口的歧视政策。 马国首相于本月28及29日,到访印尼,与印尼总统佐科威会谈,商讨加强两国合作关系。 他说,在与佐科威会面后发现,两国在国际上都面对相同问题,“欧洲指控我们种植油棕,导致森林被砍伐,造成全球暖化。这指控是不对的。” 他说,需要大片土地种植油棕,才能保障油棕产量和素质。“欧洲以前也有大片丛林,但是在工业化下早已被砍伐殆尽,也没有其他国家作出反对。” 他相信,欧洲抵制油棕,更可能是因为油棕对当地生产的大豆和玉蜀黍等产品构成威胁,所以抵制的经济利益因素,更大于环境问题本身。 马印一家亲 马哈迪说,他选择印尼作为首个到访的东南亚国家,也基于两国的亲密友好关系,“有好多马来西亚人都源自印尼,比如我岳父也来自印尼。” 他说,此次与佐科威会面,针对政治、国际、经济和边境等议题,进行商讨。 “例如马印有许多重叠的边境,但是我们需承认我们都共享这些边界,可能可以效仿大马和泰国,特别开辟两国共同发展区域,带来更大效益。” 敦马是与佐科威在雅加达的茂物总统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在讲话中这么表示。 马印联合开发汽车 他透露,过去基于一些因素无法落实,但是两国考虑重启马印汽车开发的计划,成功后可以出口并成为东南亚通用的汽车。…

砂公民多次投报要查泰益 敦马:有举报才能行动

马来西亚首相敦马哈迪声称,执法单位只有接获正式投报,才能针对砂拉越最高元首敦丕显斯里泰益玛目,进行调查是否在任首长期间,涉及滥权舞弊。 不过敦马这番说词,立即遭到公正党砂巴南区部秘书丹尼斯阿隆(Dennis Along)打脸。当地希盟成员联同原住民权益组织,约150人在本月6日,前往美里反贪污委员会办公处抗议,并正式举报泰益玛目。   “我们不清楚敦马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有意维护泰益,我们已呈交文件给反贪会,后者说需要7天的工作时间处理,不过很明显现在都快一个月了。” 丹尼斯阿隆还补充,今早透过手机查询,显示反贪会确实已收到举报,为此不明白敦马还在等谁举报。 呼吁更多受害者提供证据 他指控,前首长泰益掌权32年间,涉及许多舞弊,特别是许多原住民的习俗地都被侵占。他呼吁更多受害者勇敢站出来,提供更多证据给反贪会。 “我们希望反贪会调查泰益的嫌疑,至今他归为砂州元首,仍享有许多砂政府资源,如政府官邸和交警开路等,一旦开档调查,泰益就不应获得这些特别待遇。” 时评员法兰西保罗在《当今大马》专栏,抨击砂反贪会“在睡觉”,如果马来西亚真的进入新时代,积极打贪,反贪会是时候动员起来,因为仍有许多涉及贪腐和滥权的领袖逍遥法外。 “很明显布城的反贪会已经忙得不可开交,那么砂拉越的呢?我近期没有听到有任何重大案件在审理。砂州好像一片太平,但其实很多问题,这才是我担心的。” 他直言,比纳吉更贼的大盗就在砂拉越,贪腐的情况仍很严重,但是砂反贪会却选择沉默。…

马来西亚变天 漫长的斗争(1)— 《内安法令》打压异议者

马来西亚人民成功变天,绊倒国阵半世纪老树盘根的政权,距今已近两个月。原本很多人都不看好,反对党希盟能打倒国阵,甚至在投票日当晚,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还准备在家中欢庆国阵胜利。 纳吉坚信 “金钱就是王道”,挪用庞大的国家机器,在国会通过不公平的选区划分,确保国阵能以简单多数执政,也信心满满国阵铁票江山– 柔佛、沙巴、砂拉越等地的人民,会继续支持国阵。 纳吉否认会出现马来海啸,他深知华裔不再支持国阵,为此可以把华裔选区里的马来选票划分出来,专攻马来群众民心,一心以为马来选民还是一如既往支持他。 然而他也许想不到,在一马公司丑闻、国阵朋党丑态和民间生活负担加剧,早已引起所有城市和郊区选民不满,吹起的全民海啸,最终葬送国阵60年政权。 马来西亚一夜变天,是社会公民组织对于社会不平等、争取法治正义、拒绝朋党集团掠夺社会资源,即使在饱受当权者利用各种手段打压下,长期以来坚持斗争下的结果。 过去,当权者最为惯用的手段,既是内部安全法令(Internal Security Act),法令赋予内政部长极大权力,可以在未经审讯的情况下, 只要为异议者讨以“威胁国家安全”的罪名,即可直接扣留。 前首相纳吉虽在2012年废除内安法令和大马紧急状态,然而又增设《2012年安全罪行法令》(国安法(SOSMA),仍赋权警方和检控官未审讯扣留长达28天,形同借尸还魂。…

领袖忙抨击敦马 勿漠视本国水费调涨

随着马来西亚首相敦马哈迪重挑马新水供议题,声称这笔交易“代价太高”,随即引来我国领袖的抨击,有者要求对方遵守协议约定,也声称新加坡已经的过滤水已经过津贴,“便宜卖”给马方了。 其中,我国国会议长陈川仁就在个人脸书账号回应,新加坡不然需要回应“率性的想象”来展现对邻国的真诚友谊。 “如果我们拒绝,并不代表我们(对大马)不友善,只是为了确保这些事项公平且符合我们人民的利益。” 他一再强调,生意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法律的约束既是确保双方专业、公平,以及平等地看待此事。 在1962年协议下,马来西亚每天从柔佛河抽取2亿5千万加仑的生水,以每1000加仑仅0.03令吉的价格,售予新加坡,总值7千500令吉。 马国每日仅赚5千令吉 新加坡则将其中2巴仙(5千万加仑)经过过滤的净水,以每1000加仑50仙的价格,卖给大马。意味着马方每日以2千500令吉,从新加坡购买净水。 在扣除了买净水的费用,马来西亚每日仅从中获取5千令吉(约1千692新币)的净利。 然而,新加坡声称过滤水的成本约为每1000加仑2令吉40仙,卖给马来西亚的净水售价仅50仙,新加坡等同津贴了1令吉90仙给马来西亚。 水“从天而降”大马“白赚“? 两天前,新加坡外交部也重申,马新双方必须遵守1962年水供协议和1965年马新分离协议。 陈川仁说,马新一直是友好的邻居,在2016年柔佛面对水污染危机,被迫关闭自身的过滤水厂,新加坡也同意增加净水供应。“2015年沙巴地震,我们也有参与亚庇神山的救援活动。”…

起获11亿令吉奢侈品、现款 警方近期传召纳吉夫妇

马来西亚警方在前首相纳吉住处和办公所展开搜查工作,起获价值11亿的大量珠宝、名牌手提包、手表和现款,成为该国警方有史以来起获的价值最大笔财产。 武吉阿曼商业犯罪调查组总监拿督斯里阿玛星称,警方近期将会传召纳吉夫妇,也会传召近30名涉及赠礼给纳吉人士问话。 警方在6个地方展开搜查,包括首相官邸、办公室、纳吉位于大使路花园朱家以及柏威年豪华公寓的3个单位。 https://youtu.be/WvHdF0HILu8 警方搜到的财产包括:4亿4000令吉的珠宝、1亿1千670万令吉现款;567个名牌包包、234个太阳眼镜、423个手表、2200枚戒指及2100个手镯等,还有一条最名贵、价值640万令吉(216万新元)的白钻石项链。 阿玛星和警方是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上述消息。警方是针对前首相纳吉是否涉及一马发展公司(1MDB)丑闻而展开调查。至于上述起获物品是否与该案有关,警方表示仍待进一步核实。 即使是开斋节期间,150名警员也未休假,持续展开调查工作。 所搜到的26国货币现金,还要动员22名国家银行职员,用6台点钞机算了3天。 目前,以上搜获资产,都暂时安置于国家银行保管。 BIJAN–普通百姓难以企及 其中还有马国人民闻所未闻、连拥有都不敢做梦的高档次名贵品牌“陛尚”(BIJAN)手提包,这个本店远在好莱坞的品牌,外国媒体形容“只有超级富豪才会去购物”,客户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俄罗斯总统普京、阿诺舒瓦辛格和球星麦可乔登等。 陛尚手提袋,只是纳吉夫妇家中起获的37个品牌、567个手提袋中的其中之一。仅仅爱马仕品牌手提包,总值就高达5千130万令吉。…

中国不收“洋垃圾” 英美废塑料出口东南亚

今年一月,中国正式启动新法规,不再从西方国家进口“洋垃圾”,使得英国等国家在处理回收垃圾方面出现危机。 为了舒缓囤积的回收垃圾压力,英国已经增加对中国以外国家的垃圾出口,包括请马来西亚协助回收处理塑料废品。目前对马国的塑料废品出口,已经增加到三倍。 根据国际回收局估算,马来西亚2017年废塑料进口量达到近50万吨,比2016年的28.8万吨增加超过50巴仙。 得益于中国“洋垃圾”禁令,位于柔佛的兴业工业集团,废塑料回收量也比过去提高28巴仙。 创办人暨董事经理谢建豪乐观看待垃圾回收产业,坚信“没有塑料污染问题,而是全球无视废塑料的问题。”他的公司每年可处理4万吨本地和进口废塑料,是大马五大塑料循环企业之一。 废塑料有价值 谢建豪看好回收产业前景,认为政府和民间应重新审视其中的商机。以兴业集团为例,该公司将废塑料加工成塑料颗粒,成为塑料水管、工具、家电、家具等产品的塑料原料。 “有太多有价值的成分在回收废品里,如果你思考如何把这些成分提取出来,变成其他有价值的产品,你会对环境污染和回收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在接受“半岛电视台记者“访问时,这么表示。 不过,考量到国内大体废塑料循环产业还不成熟,若超过国内可以处理的负荷,也同样引起环境问题,对此马来西亚政府对于吸纳国外垃圾,仍有所保留,甚至在今年五月,停止发放废塑料循环营运执照。 根据国际回收局数据,越南的2017年废塑料进口达到50-55吨,比起2016年提升62巴仙;泰国和印尼也各提升117巴仙和65巴仙的进口量。 忧环境灾难  东南亚国加强管制…

当心遭滥用 学者吁监督反假新闻立法

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院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施仁乔(Cherian George)教授,警惕领袖、公民组织都要小心监督有关打击假新闻的立法过程和法令内容,因为当权者可以假借反假新闻法,进一步钳制新闻和言论自由,打压异议分子。 施仁乔说,他更愿意称呼假新闻为“错误或虚假讯息”,他承认不实讯息会对社会造成伤害和损失。 假消息引发信用和道德恐慌,人们很快就下定论必须立法保障社会免受伤害。施仁乔不否认法律对于遏制假消息散布的功能,立法可以是打击假新闻的方案之一,但是他更关注法律本身一视同仁,不遭当权者滥用。 “政府说谎伤害更大” 针对不实消息、指控,各国都有相应的法令,但我们需要确保法令定义更清楚,不应过于模糊,给予的惩罚应合理与罪行相对应,不可能部落客不小心转贴一则假新闻,就要重罚判监他10年。 再者,有关法律应是一视同仁的,不能只是针对民众、异议分子,政府要员也不能例外。“历史显示,掌握国家机器的当权政府,发布假消息造成的伤害最大、影响更广泛。” “我不是影射任何高官领袖一定会撒谎,但是假消息的伤害程度多大,也取决于手上握的权力。因为社会上没有任何个体、组织的权力,会大过掌权政府本身。” 他直言,亚洲政府包括新加坡政府,都有制定狭隘定义、钳制性恶法的不良记录,赋予政府相当大的权力,但是没有其他单位可以制衡、监督政府。 若要立法管制假消息,任何国会议员、媒体和公民组织要很小心监督,因为这类法律很可能被用来对付异议者和任何反对政府的声音。 法令让政府自己来决定什么才是“假新闻”,但是当政府自己发布假消息时,就会出现非常棘手的司法问题。 由美国东西方中心于新加坡举行的2018年国际媒体研讨会,获得超过350名来自30个国家的媒体工作者和学者出席,商讨在科技和现代环境下的媒体处境。…

oBike宣布退出新加坡共享脚车市场

无桩脚车出租公司oBike透过脸书公开宣布,基于预期在履行陆路交通管理局规章将面对困难,现有营运模式难以维持,为此终止其在新加坡的业务。 oBike在文告中宣布该公司的脚车出租服务,将在6月25日停止营运,突如其来的消息令其用户感到错愕,特别关注是否能顺利获得押金退款。 oBike在文告中宣布该公司的脚车出租服务,将在6月25日停止营运。 “我们坚信脚车出租服务,有助改善交通系统和提供使用者出行便利,遗憾政府新规章与我们理念相违。” oBike强调,上述决定并不影响oBike在新加坡以外区域的营运。拥有oBike超级会员卡的成员,仍可在新加坡境外使用我们的服务。 oBike声称,用户仍能透过合作伙伴GrabCycle继续使用该公司的服务,惟后者已澄清,基于oBike已终止业务,GrabCycle的应用程序从本周一起,也将无法使用oBike脚车。 oBike公司自2017年1月起进驻新加坡,该公司也向100万新加坡用户致谢。 陆交局严打违规停放脚车 陆交局限定所有脚车出租服务提供者,须在7月7日之前申请执照,否则将无法在公共场所营运。该局将审核各公司的申请,并在9月份发出执照。 政府今年五月修法规范停车场所法令,严打违法和随意停放出租脚车的缺德行为。 上述执照用以约束租脚车用户,需扫描设立在指定停车地点的二维码,证明他们已把脚车停放妥当,若随意把脚车停在其他地方,将被继续征收费用。 脚车出租公司也必须暂停违规用户的使用权。不遵守陆交局规章的公司,将被罚款10万新元、裁减脚车数量、被令停牌甚至取消执照。…

敦马:想谈判水供价格 批川普“善变”  吁警惕自由贸易

邻国首相敦马哈迪认为马新两国1962年水供协议“太贵了”,有意重启谈判。 马哈受上周五(22日)接受《彭博社》专访,谈及新马水供问题,认为”必须与新加坡坐下来,用文明人的方式来商议。“ 在1962年水供协议下,新加坡国家水务局每天从柔佛河抽取2亿5千万加仑生水,价格为每1千加仑0.03令吉(0.01新元)。 马国则可以每1千加仑马币50仙的价格,从新加坡购回2巴仙即5百万加仑的过滤水。 协议在2061年到期。在2016年12月,马国前首相纳吉向新国保证,尽管林桂水坝水位下降,仍会确保提供足够水供于本国。 马哈迪强调,他与包括新加坡等国家,将着重于更平等的贸易关系。“我们双方都能透过合作受惠。马来西亚需要新加坡的人才。也有许多新国人在成本较低的大马投资。” 马哈迪:警惕川普的“善变” 《彭博社》也询问马哈迪对美国总统川普的看法,马哈迪直指后者“善变”,因为后者在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面一事,一度摇摆不定。 “与这样的人打交道得谨慎。”不过,马哈迪认为,没有人是完美的,你得知道对方的缺点,也要知道他的长处。 相比纳吉的“务实”外交,急着修法配合泛太平洋自由贸易协定,马哈迪则不苟同绝对的自由贸易。他告诉记者,弱国不可能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去面对强国竞争。 他认为,没有任何强国应该试图独揽全球局势,现今更应鼓励分享、合作的良好关系。 不主张强国独大…

诈骗份子冒充“法庭官员” 最高法院报警促调查

自本月22日以来,鉴于有民众反映有诈骗份子冒充法院官员,新加坡最高法院将报警,请警方调查。 最高法院发言人告诉《海峡时报》,有民众反映接到从“新加坡最高法院”打来的电话,电话中的人自称是“法院官员”,要求民众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资料。 另一民众在社交媒体Reddit分享,诈欺份子在电话中谎称他涉及刑事罪。 这已不是最高法院第一次成为诈欺分子的冒充对象。在去年7月,也有民众接到类似的诈欺来电。最高法院也在官方推特中发布声明,呼吁民众警惕。 最高法院称,不会有法院官员透过电话联系民众,因为所有的要求民众出庭的,通知都是透过邮寄或电邮,传达到当事人手上。 The Supreme Court has been alerted 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