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步入历史    网民吁为传统冰淇淋摊留生路

恐步入历史 网民吁为传统冰淇淋摊留生路

乌节路的冰淇淋摊为该街道上的一大特色,但是随着年迈摊主逐渐老去,这类摊位可能也将迈入历史的遗迹。网民大感惋惜,并展开网上请愿书,期盼能够为此行业寻得一线生机。

昨日(26日),《亚洲新闻台》报导传统冰淇淋摊贩的困境,因为受到执照条例的限制,这类“古早味”将有可能销声匿迹。据新加坡食品局指出,这些街头小贩所持有的执照都只属于摊主个人的,不能够转让给其他人,包括亲友。

全国仅13街头摊贩

环境和水源部长马善高曾于2016年的国会上指出,我国在1994年发放了一批街头小贩执照,之后就再也没有发放了,旨在控制街头小贩数量,并且让类似行业逐渐被淘汰掉,转而进入正轨的场所营业。

当局指出,全国只有13名可在任何“公共场所”贩卖冰淇淋的街头摊贩,其中就有七人在乌节路摆摊。

经营了冰淇淋摊贩已54年的詹爷爷(71岁),在1965年开始成为摊贩后,曾在乌节路诗家董建筑外驻以及义安城外摆摊。据报导,

若类似的摊贩“消失”了实属可惜,毕竟也算是本土特色之一,而且是否还会有人,为保留类似传统摊贩而努力,也不得而知。

曾被中国美食节目《十二道锋味》介绍的詹爷爷,客户来自全球各地,包括有印尼、中国、泰国和菲律宾,而之前也有前泰国首相他信亲临他的摊位

为了笼络年轻顾客,詹爷爷的儿子也为他设立脸书页面

但是,也有摊贩表示将会在两三年内,随着年龄增长而退休。

其中卖冰的陈阿福(译音)以及陈永陵都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舒适方便的购物商场出现,摊贩生意将随着时间消失。

保留传统 保留国家特色

对此,很多网民都感到惋惜,认为这类传统文化不应该被消灭,应该保留传统、保留新加坡的特色。

Toh Eng Peng认为政府可以协助摊贩们提升摊位的素质和美化,就好像三轮车夫一样,让老摊贩们有营生之路,保留建国历史的一部分。

Benny Lah也引述了马善高的话,并表示感觉社会民众都受 “方圆规矩” 框柱了,以后的冰淇淋都由正规场所卖,没有特色,且价钱昂贵。“也许又贵又没特色,就是新加坡特色”。

 

网民也对执照不被更新和传承感到无法理解,纷纷质问难道那不是一份职业吗?

Raymonde Tan指出,这些摊贩很多都是建国一代,都是一起将国家打拼起来的,不能理解为何将他们“赶尽杀绝”。

但是也有网民认为这些摊贩生活已经不是年轻人的选择,所以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KC Chiew指出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要做这种工作,而他自己也比较对摊贩的卫生意识有所不满。 “我比较反对摊贩‘摸’了上一位顾客的钱,然后再做给下一位顾客吃,有是有手套有时没有,有些可能还会戴了手套切雪糕收钱,都忘了脱手套。”

Gilbert Arthur询问道,为什么不将相关行业列出世界文化遗产中。

Julia Kee分享到,其将近70岁的母亲就是持有执照的传统摊贩,父母都在油池地铁站营业。她表示从小就开始帮助父母营业,而且也想要接手工作,但是却受到了执照政策的限制。

“我从小就学习和珍惜着各种传统冰淇淋车的操作方式,因此我真的希望传统小贩不会走入结束的一天。”

“既然我国政府和当局都强调要保留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那么传统冰淇淋小贩就不是传统食品中的一部分吗?为什么要停止呢?”

她也在设置了一个保留传统冰淇淋摊贩的请愿书,希望能够将这个传统流传下去,无论是国人或外国人都能够继承此贸易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