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铃还须系铃人? 杨荣文称推翻军政府缅恐成下个伊拉克

前外交部长杨荣文认为,尽管缅甸军政府是当前缅甸局势的症结,但在解决缅甸问题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他认为,如果西方国家强硬干涉缅甸局势,例如推翻军政府,缅甸社会当下固然会欢庆,“但五到十年后呢?” 他担忧缅甸很大可能沦为下个动荡的叙利亚或伊拉克。而缅甸的内部分裂甚至会拖累周边的印度、孟加拉乃至于亚细安,使得本区域处于长年的乱局。 杨荣文是在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的座谈会上,这么表示。 不过,相对于伊拉克原本由独裁者萨达姆所领导,缅甸原本就已有民选政府,最近的政变事件,却是破坏了缅甸10年来来之不易的民主进程,这也导致此次缅甸民间对军方的不满尤为激烈。 今年2月1日,就在缅甸议会重开之际,当地军方突然逮捕了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总统温敏等多名执政党领袖,指控去年11月大选出现大规模舞弊,政权再次易手军方,并落实一年的紧急状态。 此前,现任外长维文也谴责:“任何国家的武装部队,用武力对付自己的人民,都是国耻。使用致命武力对付手无寸铁的平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原谅。” 另一方面,杨荣文认为,尽管一些欧美国家已对缅甸军政府落实经济指裁,但若缅甸近邻如亚细安、中国、印、等不加入声讨系列,这些制裁难以取得决定性作用。 但杨荣文又指,亚细安等国是不使用谴责方式的,他忆述过去担任外长期间,从东南亚各国与缅甸军政府的交涉经验来看,同侪压力似乎很有效。 亚细安不透过集体表决,因为这可能让部分成员国颜面尽失。 但他认为,亚细安仍能发挥同侪压力,集体向军政府施压,敦促说明还政于民的进程,重新选举。

2020年疫情冲击下 狮城超级富豪不减反增

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Knight Frank)发布《2021年财富报告》,据数据显示,尽管去年面对冠病疫情冲击,新加坡的超级富豪不减反增,比前年增加10.2巴仙,增长速度排名全球第三。 报告称本地超高净值人士(ultra 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简称UHNWI),净值至少或超过3千万美元(折和3千994万新元)的个体,去年有3千732人,比前年增加10.2巴仙或345人,增长速度排名在中国(增长15.8巴仙)和瑞典(11.3巴仙)之后。 去年全球超级富豪增长2.4巴仙,达52万人。而在前年则增长了三倍。 报告也预测,到了2025年,亚太地区超高净值人士数量,将增长33巴仙,至16万8567人。全球范围方面,超高净值人士平均增幅达27巴仙。 增速最高的国家将会使印尼(增67巴仙) 、印度其次(增63巴仙) ,新西兰(增52巴仙) 以及中国 (增46巴仙) 。 莱坊报告也称,有多达26巴仙富豪打算今年买房地产,其中新加坡正是他们在亚太地区最属意投资的国家。全球范围方面排名第四,仅次于英、美和澳洲。 莱坊亚太区房地产总监加勒特(Victoria Garrett)称,尽管疫情渐缓世界经济发展势头,但是亚太区的富豪仍不断增长,部分原因乃是这些人能迅速适应疫情,从新局势中找到投资机遇。

举印有笑脸纸张遭警传召问话 网友呼吁声援黄国光

为在阻断措施期间展示对本地小贩的支持,行动党义顺集选区议员黄国光在去年6月手拿一张写着“支持他们”(Support Them)和画有笑脸的A4纸张,与小贩合照。 然而,他的行为却被质疑可能抵触《公共秩序法》,属于无准证在共公共场所集会。警方也证实已传召黄国光问话协助调查。 一方有难,八方来援,只因为举着印有笑脸的纸张,就可能触法,一些网友也非议此事“荒唐”,也直言究竟黄国光拿着一张纸,如何“危害公共秩序”? “他只不过要表达在艰难时期对小贩的支持,看不出这有什么问题。” 也有网友Joshua Chiang表示:“与黄国光同在”,呼吁他人也一起透过小小举动,拿起支持黄国光的标语牌,声援后者。 对此事,黄国光也在个人脸书澄清,去年6月仍是阻断措施,自己到小贩中心走访,也举起标语牌与小贩合照。他也指更早前在去年1月,自己在一段短片中举起标语牌,为首个气候暖化动议作宣传,不过气候暖化的字样是在较后用特效加上去的。 [ Supporting our hawkers ] I was at the Yishun Park Hawker Centre in June last year, doing my regular walkabout. This… Posted by Louis Ng Kok Kwang on Tuesday, 2 March 2021 回溯去年3月28日,社运份子范国瀚在大巴窑中民众俱乐部(Toa Payoh Central CC)正对面,展示一张画着笑脸的卡片。他也为此被起诉涉违反公共秩序法第七条文。 尽管范国瀚认为,说出真相从来都不应被当成犯法;但是,新加坡驻美国大使米尔普里(Ashok Kumar Mirpuri),却指责范国瀚在违禁区域以及未申请准证的情况下,进行“集会”,为此触犯了公共秩序法。 “范国瀚大可在演说者角落履行他表达政见的权益,或者刊载他的观点。他也可申请准证。但他没有,如果他选择触法,那么我们就必须执法。”

月入不足1千500元获8万全津贴 李智陞称年轻情侣购五房式组屋

前日(21日),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在个人脸书专页分享,有一对年轻情侣,成功申请到全额共8万元的额外安居津贴(Enhanced Housing Grant,简称EHG),并在父母家附近买下了一间五房式预购组屋单位。 2019年9月,政府推介额外安居津贴,协助更多国人达成拥屋梦。 截至去年12月31日,15个月以来,建屋局发放近5亿元,协助多达1万5600位首购族,成功申请道有关津贴购买新组屋或转售组屋。 上述津贴推出,以取代额外公积金购屋津贴,以及特别公积金购屋津贴。额外安居津贴的不同之处在于,买家不论购买新旧组屋,都能享有津贴,也不限任何屋型和地区。 不过李智陞的帖文,未说明究竟这对年轻情侣,在收入不足1千500元下是如何成功取得全额额外安居津贴?他仅表示若购屋者有意查询本身是否符合条件,可使用建屋局官网客制化的财务计算机计算。 这使得一些网友留言表达他们的困惑,如果这对情侣收入不足1千500元,将来要如何支付房贷,又要如何应付每日生计;也有者提及,至少申请了六、七次,还是申请不到。 男友申请时仍读大学最后一年 至于《联合早报》则专访了这对情侣卓劲安和张思敏。原来26岁的卓劲安在申请上述津贴时,当时还在新加坡理工大学修读最后一年的课程,至于女友也在半工半读,两人总月入不超过1500元。 这就意味着,两人符合取得最高津贴的条件。 根据建屋局官网,总月入不超过9000元的首次购屋家庭,可享有高达8万元的津贴。而收入不超过1千500元,意味着他们符合取得全额津贴的条件。 目前是工程师的卓劲安分享,考虑到预购组屋的等候时间,他们认为应提早规划,因此选择在还未正式步入职场前就购屋,但这也意味着他们没有存款来支付首付。 但通过预购组屋销售活动和额外安居津贴,他们不仅以47万元的价格买到五房式单位,8万元的津贴也足以偿还首付。卓劲安也请父母搬来同住,至于两老房子则出租,为退休生活准备。 Jin Ann and Jaslin are a young couple who bought a 5-room BTO flat in Tengah to live near both of their parents. They… Posted by Desmond Lee on Saturday, 20 February 2021 年轻伴侣可延缓收入评估 此外,对于年轻伴侣,他们若要购买首间组屋,也可“延缓收入评估”,他们可延至领取钥匙时,才让建屋局进行收入评估,决定贷款和购屋津贴数额。 在这项制度下,只要在申请组屋时过去12个月是全职大学生和国民服役,至少21岁或30岁或以下,都符合资格。而当然这对伴侣必须已婚,或是未婚夫妇计划下申请。

裕廊集团称林地遭“错误开发” 建屋局前副局长:别卸责给承包商!

克兰芝一片在两年前还绿意盎然的林地,却被发现被清理了大半,而新加坡裕廊集团(JTC)解释,那是承包商在去年12月开始,”错误地“清理部份林地,并为此给出警告,勒令承包商停工。 但是,卫星图像却显示了,在将近一年前,该林地地段就有被开发的迹象。 建屋发展局前副局长姚其骝,对于当局只把责任推卸给承包商“感到不是滋味”,撰文直言,本地几乎所有工程项目都是公开投标;且项目中负责发展的甲方以及承包商(乙方)都需相互合作,确保工程进行。 他质问,究竟负责驻守工地监督、协助乙方的甲方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和工程监督(Engineering supervisor或clerk of works),去了哪里? “当我看到上述报导的图片时,真的不敢想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新加坡。这样大规模的砍伐不是一朝一日发生的,工程至少得进行了一年半载。” 他在《联合早报》撰文分析,政府工程项目公开招标,承包商依据招标当局的工程图纸和合同规格标准(Engineering drawings and contract specifications)来下标。 一般情况下,通常由最低标价的承包商(乙方)标得。开工前甲方还得聘用合格的土地测量师(qualified land surveyor),将工程范围用地标锁定好交给乙方。 “如果乙方不根据地标开发,那就是乙方的错。当然,甲方可能会说根据合同,土地测量应由乙方负责,因此任何测量错误应归乙方。” 但姚其骝抨击,这种说法非但很难使人信服,也很不负责任。因为任何项目甲乙双方都要相互合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再者,甲方还要聘请项目经理和工程监督,驻守工地。 他们专门负责监督确保工程达标,再者,若乙方遇到困难则要协助解决问题。 反观,从报导中看到的克兰芝林地现场照片,很难相信这是一朝一日发生的,工程至少得进行了一年半载。那么问题来了,负责监督的甲方项目经理和工程监督,去了哪里?、 姚其骝认为,甲乙双方都要为此事件负责,责任分担是六比四。 “最重要的是不要一有事情发生,就把责任推给承包商。我们应该知道,承包商对新加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建国一代的老承包商。”

网友戏称抽烟杀死冠病? 淡马亚提醒:千万别这么做!

早前,传染病专家淡马亚教授提醒,在接受冠病19拭子检测前30分钟,应避免抽烟,这是因为抽烟产生的热力会杀死周遭的病毒和细胞,这致使在检测时出现“假阴性”,也无法侦测到在细胞底下的病毒。 为此,有网友在网络提问环节,笑言这是否意味着仅凭抽烟产生的热力,就能杀死冠病?对此淡马亚无奈答道,很不幸地,对于烟民来说,抽烟无法完全杜绝冠病。 他提醒,抽烟本身已对健康有害,除非一个人能每天24小时、连续一周抽,但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再者抽烟伤害呼吸道和肺部,反而会提高染上其他疾病的风险。“千万别这么做。” 淡马亚也是民主党主席,他在线上问答论坛“Ask Paul Anything”,回答一些民众的提问。由于近期本地已开始接种疫苗计划,为此好些民众都关注疫苗的成效。 淡马亚认为,政府此次在处理疫苗过程中相当谨慎,也提醒人们在接种时应申报本身的身体状况,好让医护人员能更准确地评估他们是否合适接种。 对于接种疫苗后,多久会产生副作用?淡马亚指出,短期反应通常都是在15至30分钟就会出现,这也是为何医疗团队会预设30分钟的观察期,若有副作用反应他们可以立即处理。 有网友也询问接种是否有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的风险。淡马亚则指出,目前,辉瑞疫苗在每100万人接种有5巴仙的案例通报;莫德纳(Moderna)则是每100万,2.5巴仙的个案通报。这固然比起流感疫苗(每100万1.5巴仙通报)稍微高些。 不过,淡马亚也指出,若出现脸部或眼睛肿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医疗团队都能立即处理,注射肾上腺素。他提醒,若过去有这类过敏病史,在注射前都应该寻求医生建议。 至于注射第二剂时会否出现过敏反应,淡马亚则指出,如果第一剂没有出现,那么接种人士在第二剂不太可能产生严重过敏反应。“如果第一剂已有严重过敏,一般都不会再被注射第二剂。” 但他也分享本身经历,在第一次注射时,手臂疼痛了三至四个小时,第二次注射疫苗,手臂则持续感到疼痛四至五个小时。 有鉴于冠病19是非常新的传染疾病,淡马亚坦言,目前尚未由足够的数据来佐证疫苗的长期副作用。不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批准疫苗前,都索取至少两个月等值的相关资料。

更多能胜任专才加入 余振忠:在野党俨然成为主流

工人党前非选区议员余振忠形容,现今越来越多专才成为在野党候选人,足以与人民行动党分庭抗礼,使得在野党俨然成为当今主流。 “喜不喜欢都好,我认为在负责任态度之下、加之越来越多候选人,他们的专业与学术资历与行动党的(候选人)同等匹敌,在野党正成为主流。” 过去,人民行动党常描绘,新加坡只足够形成A队,有规模的反对党出现反而不利新加坡。 回溯2011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表示两党制在新加坡根本行不通。治国最关键的是人才,唯有让A队有最大的成功机会,才能保障国家的前途,不能为了反对党所说的“买保险”,而去削弱A队。 本月6日,英语媒体《慈母舰》主办论坛“2020大选后的新加坡青年”,同时受邀的还有知名漫画家刘敬贤(Sonny Liew)以及律师朱正熙。 论坛上也有听众询问,在资讯更为流通、年轻人政治醒觉抬头下,主讲人对于未来10至20年新加坡政治发展的观点。 余振忠认为,上届选举的盛港集选区选举结果,将是很有趣的个案研究。“工人党青年竞选团队,竟然把三位强大执政党的政治职务者斩落马,这显示相对年轻选民对改变抱持开放态度。” 朱正熙也指出,对于信息的接触、新社交平台崛起,也在影响着未来的选举。例如,利用脸书做竞选宣传还是不久前的事,但如今也加入了Instagram,年轻人也转向抖音(Tik Tok),而抖音的使用群体好些还只是12至16岁、未有投票权的青少年。 相比过去被管控的资讯,他认为,如今事社交平台赋权群众,有能力去影响那些政治人物。 对此,刘敬贤则以中国政府成功管控媒体为例,质问政府是否仍会继续允许资讯的自由流通?他指过去中国还是向新加坡学习如何管控政治程序,如今可能我国政府会向它们学习。 对此,余振忠坦言希望这一天不会发生,因为现如今面对“泼马”法令人们都已感到不安,希望不会演变成如其他国家那般的诸多管制。

林鼎:为何行动党仍畏惧生活工资?

人民之声党领袖林鼎,质问人民行动党政府为何迄今仍害怕落实生活工资,致使一些工友在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国家,却领取难以负担基本生活水准的收入过活。 本月4日,国防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扎吉哈,曾声言将探讨餐饮业是否能采纳渐进式薪金模式(PWM)。 林鼎揶揄前者仍在用“行动党式模式”思考,声称餐饮价格可能因此提高;但行动党却忽略了本地“食利者”(rentier,指靠投资收益过活)社会现象。林鼎指出,一些商家也反映,正是租金成本在遏制本土企业的成长。 林鼎偕同该党成员到牛车水向民众拜早年,分发碰柑给民众。他也预祝国人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他指出,去年一整年遭受疫情冲击,但似乎来到今年也无法期许生活能尽快恢复常态,全球各地如欧美因疫情仍在封境管制。 当前局势更需要让小商家、普通老百姓度过难关。至于副总理兼财长王瑞杰,早前也宣称在即将到来的预算案将扶助各界,也认为行业需要转型。 “过去30年他们也在说经济转型,却不曾发生,新加坡甚至仍未有生活薪资!” 生活工资指的是足以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两年前,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曾发表一项研究报告,显示65岁及以上单身者,每月生活消费至少需1千379元。 林鼎质问:“那还是乐龄人士的,那么年轻人怎么办?”他抨击,行动党政府的渐进式薪金制一点也不“进步”,“如果一些民众收入仍少于1千200元,你不能自称是第一世界国家。” 本地德士司机“全球学历最高”? 他也重申外籍专才议题,认为政府不应只是关注招揽外籍专才,应该让有能力国人把握专业领域工作机会,而不是面对裁员问题、变成德士或私召车司机。他揶揄,新加坡的德士司机俨然是“全球最有学问、学历最高的德士司机。” 尽管王瑞杰提及创新,但林鼎也直言,那么政府就更应该焦点放在栽培中小企业,他预见“未来这几年,更多国人会仰赖中小或微型企业求生存”。 反之,政府似乎仍为官联企业注资,林鼎认为它们在创新方面是僵化的。 他指出, 全球目前正朝向“K型复苏”,意味着大资本、科技巨头将表现出色,但小企业、自雇人士和蓝领可能挣扎求存,只会加剧贫富悬殊。为此,林鼎认为政府要帮助国人、解决财富鸿沟,还得做得更多。

居民因少时吸强力胶申请工作被拒 林志蔚冀探讨撤非暴力前科者记录

本月2日,盛港集选区议员林志蔚,提呈国会提问,询问政府是否有意扩大黄丝带计划范围?包括让那些非暴力犯罪的前罪犯,在很长一段时间行为良好的前提下,在成功重返社会后有资格撤销他们的犯罪记录。藉此,无需在求职时申报这些记录。 然而,律政暨内政部长尚穆根,在脸书分享针对林志蔚的书面答复,提及删除非暴力前囚犯记录的风险,形容性诱拐(sexual grooming)、非礼、刑事失信、入室行窃等,都属非暴力罪行。 尚穆根更举例,有29岁英国籍阅读班教师在上课时非礼3岁女学生,“若采纳议员的建议,是否意味着此人还能在雇主不知情情况下,继续与孩童共处,新加坡家长会感到舒服吗?” 又或者,在雇主不知情下,将入屋行窃前科者聘雇为公寓保安,尚穆根认为此举并不明智。 他也强调,在安全和透明方式下,政府改造和协助前犯罪者就业,而现有框架也在不断完善。 黄丝带新加坡(YRSG),旨在协助前囚犯重犯社会,包括加深技能、培训和提供就业机会等。 [The risks in MP Jamus Lim’s suggestion that records of criminal history of ex-offenders be removed] MP Jamus Lim… Posted by K Shanmugam Sc on Thursday, 4 February 2021   尚穆根书面答复林志蔚无机会辩驳 值得注意的是,尚穆根的言论是透过书面答复和脸书发布,林志蔚根本没机会在国会说明。 对此,林志蔚惟有在脸书发文,解释提出此提问的缘由。 他称,自己曾遇到有居民,想应征公寓或商场保安工作但被拒绝,就只因为年少时吸强力胶或小偷小摸的罪行。 他指出,根据《罪犯登记法令》(Registration of Criminals Act),确有条款指依循特定条件下移除某人犯罪记录,惟取决于警察总监的裁量。 “允许冥顽惯犯,取得可能对社会带来新威胁的工作,是有显著风险的。”但林志蔚也强调,与此同时,让那些继续守法的前囚犯贴上永久标签,也可能影响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的进程。 林志蔚:希望针对前囚犯议题激起对话 尚穆根指林志蔚的建议可能“不明智”,但后者也解释,自己的提问并非要提出完整政策提案,而是希望抛砖引玉,针对有关犯罪和改造的议题激起对话,以了解现今政策的立场,以及现有黄丝带计划是否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他也认同部长说法, 例如涉及性犯罪的前囚犯,不应从事与儿童相关工作;再者,滥用药物前科不许涉及药剂行业;有酒驾经历者不从事运输业等。 “我确信,诸如此类的附加条件,将是有价值的,还望部长考量。” In a recent Parliamentary Question, … Read more

【国会】时隔多月竟无人纠正维文失误? 林瑞莲:合力追踪数据风波本可避免

主管智慧国计划的外交部长维文,在本周国会会议提呈冠病(临时援助措施)(修正)法案,以限制防疫数据的使用方式。 维文曾在去年的记者会上,说服民众下载合力追踪应用程式,并承诺数据将仅用于病例接触者追踪。但在昨日的国会,坦言自己当时忽略了警方在刑事诉讼法下,有权调取任何数据查案,为此他愿意承担全责,并为造成恐慌和焦虑深感遗憾。 出于全民防疫的大局,尽管工人党仍支持有关提案,但该党主席、阿裕尼集选区议员林瑞莲,直言如果一开始政府就先说明,即警方可索取合力追踪数据,那么这场轩然大波本可避免。 遗憾的是,包括维文在内好几位部长,似乎都表达合力追踪仅限防疫用途。直到上月,维文才向国会坦白,他忽略了刑事诉讼法对防疫数据的权限,结果导致他“有许多不眠之夜”。 但林瑞莲也质问:“在这好几个月,难道政府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纠正有关合力追踪数据的错误说法?” 上月4日,内政部政务部长陈国明在国会答复议员质询时证实,刑事诉讼法赋予警方权力,可获取任何数据,包括合力追踪便携器的数据。 此事引起坊间不满,有者抨击政府有误导群众之嫌;更多人坦言,即便警方可调用合力追踪数据,只要一开始政府说明白,大部分民众还是会认同的。但如今,是在议员在国会提问后,民众才得以知晓此事,只会引来群众的不信任。 而国会昨日通过的修正法案,旨在阐明警方只有在处理七种严重罪案,包括谋杀案、强奸案、绑架案等案件调查时,才可提取有关的数据。 对此,林瑞莲认可政府已尽力在缩小权限,民众也会认同让警方在这些严重罪行时索取资料调查。不过她也询问合力追踪数据的局限,包括人们可能关闭手机蓝牙功能、或是刻意不携带防疫器等。 她举例,例如澳洲等国家,则限制执法机构索取冠病追踪的数据。与此同时,她提及一些律师同业也询问,一些当事被告是否也能索取合力追踪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