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防疫措施所限 国会放弃“刷脸”记录议员出席率

回溯两年前,国会秘书处进行公开招标,寻求“刷脸点名”系统的设置,以便国会能“靠脸”实时记录议员的出席率。 根据招标书,国会进行时,刷脸点名系统将协助秘书处实时点名、确定有多少名议员在场,并确定议员的身份。 不过国会秘书处今日(20日)却告知《海峡时报》,考量到当前疫情和现有科技发展,“刷脸点名”系统已取消。 国会秘书处提及,国会目前已落实了防疫措施,且议员的议席也有更动,包括部份被安排坐到旁观席以保持社交距离,这些都影响了可以架设的刷脸识别系统的数量。 为此,当初招标的规格已不符合现有的需求。 之前的招标是计划安置六个不显眼的摄像机,且系统能生成可输出和打印的报告,显示在场或缺席的议员人数,以及议员的名字,并在指定时间内可查看某议员何时缺席和缺席几次。 当述入资料时,比如议员名字等就能查找相关的出席率,而且能永久保存数据资料。系统启用前,业者必须先为100名议员(包括官委议员和非选区议员)的脸部存档。 目前的做法,都是由国会职员来手动记录和观察议员的出席,不过,职员未跟进究竟每个议员在国会议事庭里坐了多久。 根据新加坡宪法,依照议事常规要通过任何修法,国会里至少要有四分之一国会议员(出去议长、副议长或主持会议议员)列席。 目前,国会有93名当选议员以及两名非选区议员,以及九名官委议员将在下月宣誓就职。

招外籍人才打造科技枢纽 总理称科技准证助达成目标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昨晚(17日)以视讯方式参与新加坡科技论坛。他重申新加坡需继续欢迎外籍专才,来实现科技枢纽的目标,但与此同时,也承认此举可能加剧与国人之间的摩擦。 他提及,新加坡必须把科技作为未来发展的重心,他强调我国试图打造善用科技、且人文精神盛放的社会。但这不仅需要国人的才华,也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专才加入,共建这个社会。 他也再次推介科技准证计划, 旨在吸引顶尖人才到新加坡。 科技准证计划将在明年推出,早前贸工部长陈振声称,这并不关乎取代本地人,反之这些是本地需要的企业家人才,不是在特定公司工作取代本地就业机会。 不过,总理在论坛上致词时,自称理解外籍人士和国人可能产生摩擦,但他辩称,大量的专业知识涌入协助建设国家整体能力, 长远来看是有益的。 他指不论是在职场或社区,外籍人士须努力融入本地社会。他强调,国人也须明白,这是创造更多新工作的必经之路,并且确信自己在工作机会和升迁方面会得到公平对待。

明年推出“科技准证” 招揽全球顶尖人才

贸工部长陈振声,宣布经济发展局明年将推出“科技准证”(Tech.Pass)计划,吸引全球顶尖的科技专才,以巩固新加坡作为区域科技枢纽的领先地位。 这意味着,我国招揽外籍专才和雇员,除了就业准证(EP)、工作准证|(WP)、特别准证(Special Pass)等等,现在又多了个“Tech Pass”。但陈振声则指出,科技准证旨在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不是中等级别科技人员,后者属于就业准证或特别准证。 针对媒体询及科技准证会否进一步恶化本地专才竞争,陈振声认为,这并不关乎取代本地人,反之这些是本地需要的企业家人才,不是在特定公司工作取代本地就业机会。 陈振声指欧美、中国等都在争取更多人才,狮城服务都是全球企业,需从全球各地招揽更多元化的人才。他也指新计划有助本地科技专才队伍,达到“群聚效应”(critical mass),“吸引成功的科技企业家、专才和领导,亦非常重要,他们将为本地科技生态系统注入资本、建立联系网络以及传递知识。” 他相信这不仅能为科技领域带来活力,也能为国人创造令人振奋的工作和协作机会。 能获批科技准证的条件包括: 过去一年固定月薪至少2万元; 曾在市值至少5亿美元(约6.75亿新元),或拥有至少3000万美元资金的科技企业担任领导职位至少五年; 曾主导科技产品研发至少五年。所研发产品每月活跃使用者须至少10万人,或能带来至少1亿美元收入。 据了解, 科技准证计划明年1约就开放申请,有500名额,准证期限为期两年,之后申请单位需达到特定收入、营业开支和本地员工人数,才能要求更新。 本地学府首屈一指  网民:应不缺人才 当然,本地民众也提出质问,包括本地大专学府实则在全球排名居前,若如今一味地仰赖引进外籍专才,应当审视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能栽培出能与全球竞争的顶尖人才? 有者也认为,在招揽外籍专才之际,莫忘本地还有失业和被裁员的专才;再者尽管这是不错的方案,政府对于本地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领域的扶助又做了多少?

转移阵地!TikTok母公司拟到我国扩张业务

TikTok所属公司,北京字节跳动公司(Bytedance),正计划将新加坡作为亚洲区的抢滩首地,借此扩张业务。 据路透社报导,有消息人士称因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的压力,TikTok被迫出售其在美国的业务。因此正寻找有潜力的国家,斥资数十亿元,为当地开近百的工作职缺。 北京字节跳动科技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具价值的初创企业(Startup),在遭遇印度、英国和美国的打击后,正推进其业务到亚洲各地。 创办人张一鸣,长期以来关注拥有6.5亿人口的东南亚,而许多跨国企业,如阿里巴巴集团控股和腾讯控股也进军东南亚。消息人士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公司的计划,包括在我国建立数据中心。 旗下业务包括如今火遍全球的TikTok和Lark科技。北京字节跳动在中国的业务也包括中国版TikTok抖音,以及新运营的新闻应用程式 《今日头条》,预计每月将会有15亿活跃用户。 据了解,北京字节跳动科技公司2019年的收入已超越170亿美元,并创造了逾30亿美元(约41亿元)的净利润。 而亚洲如今也是该公司锁定的目标,尤其在被迫售出美国的业务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昨日(10日)表示,将不会延长交易期限至15日。 除了美国的打压,印度也曾为TikTok用户最多的国家之一,但由于中印边境冲突恶化,印度政府忧心安心问题,从而禁止印度使用TikTok。 软银集团也为印度业务寻找竞购者;英国政府则对TikTok的信息安全存疑,因而禁止TikTok入驻英国。 如今北京字节跳动已组成财团向金融管理局申请数码银行执照。其中成员包括华侨银行的李氏家族。

登格蓄水池 铺设浮动太阳能光伏系统

公用事业局将协同胜科工业子公司胜科太阳能新加坡(Sembcorp Solar Singapore),建设本地首个大型浮动太阳能光伏系统,据了解,该系统将可满足公用事业局每年7巴仙的能源需求。 根据公用事业局发出的联合文告,该工程位于登格蓄水池,明年开始运作。 其太阳能设备容量为60兆峰瓦的系统,亦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浮动太阳能光伏系统之一。 该系统将于明年开始全面营业,所制造的清洁能源将足以发动公用事业局的本地污水处理厂,从而达到公用事业局每年7巴仙的能源需求。因此,我国也是全球少数把绿色科技和水处理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国家。 当局表示,在设计方面采用创新点子,以确保系统在生产能量之际,也能把对环境和水质的影响降到最低。系统部件也必须耐用,能使用25年。

【冠状病毒19】冠病出现变种 淡马亚:传染力增强,致命性减

近期在欧洲、北美和亚洲一些地区,出现冠状病毒变种,不过传染病学亚太学会会长淡马亚教授认为,变种病毒可能传染性更强,但致命性或减少。 淡马亚是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分析,若病毒致命性减少“或许是好事”。而一些研究和证据显示,有关变种病毒D614G在全球一些区域扩散,惟死亡率也相对下降,或许显示其致命性减少。 淡马亚也指出,大多数病毒在变异时,趋向降低其致命性(less virulent)。 他解释病毒的倾向就是尽可能传染更多人,但不是杀死宿主,因为病毒仍需仰赖宿主获养分和庇护。若夺走宿主性命,对病毒一点好处都没有。 而淡马亚相信,目前研发的疫苗,主要为攻击病毒词突蛋白的其他部分,所以614G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对疫苗研发影响不大。 就在前日,邻国马来西亚卫生机构预警,马国首次出现冠状病毒19变异毒株“D614G”,传播能力比一般毒株快10倍,呼吁民众警惕。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病毒学家,最先发现上述变异毒株,若出现超级传播者会更容易传播。

2003年抗疫英雄 香港沈祖尧教授将任南大李光前医学院长

沈祖尧教授是香港知名胃肠病专家,因2003年抵御沙斯病毒,曾被《时代》周刊誉为“亚洲英雄”。这名教授将在明年4月1日,出任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院长。 与此同时,他也将受委南大高级副校长(健康与生命科学),负责整合校园健康、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活动。 沈祖尧也在个人社交网站证实此事,他指自己在南洋理工仍可领导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特别是人工智能结合未来医学。 “我很感恩上帝在年过60之后,仍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在教育和研究上尽一点力”,据知他的母亲和太太仍会继续待在香港。 事实上,中共中央政府在港推行《国安法》后,不少香港专业人士选择出走,其中一个地点便是新加坡。 沈祖尧此时宣布离港,不免令人猜想是否与当前香港政局有关。惟沈祖尧称“我的离开,绝不是转投客队,倒戈相向”,而是善用两地工作经验,加强教育科研合作。 “香港,永远是我深爱的家。” 2010年至2017年,沈祖尧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七任校长,目前是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莫庆尧医学讲座教授。

处长曾在得标公司PCI任职 600万元记录器招标是否涉利益冲突?

为了协助找出冠病患者曾接触人士,主管智慧国计划的外交部长维文,在六月初宣布政府将推出首批“合力追踪”穿戴式配备。 这些记录器的功能,与“TraceTogether”手机应用程序一样,当记录器或安装了应用的手机出现在附近时,双方会交换和记录蓝牙信号,追踪哪些人曾近距离接触,但不会记录人们所处的位置。 至于供应30万个“合力追踪”记录器的合约,则由本地一家电子公司PCI赢得,政府为此支付600万元。每个记录器价格约为20元。 合约是在在5月14日通过有限招标(Limited Tender)方式发出。这意味着政府只有一个预先指定的供应商,或者只邀请有限的几家竞标。这类竞标是针对攸关国家安全、或保护知识产权而不公开招标的项目。 不过有趣的是,政府科技局(GovTech)旗下人生旅程应用(Moments of Life)处长陈君浩,在2014年7月至2018年9月,曾是上述PCI公司的高级副主席。 陈君浩是在2018年才离开上述公司,接手政府科技局目前的职务。 为此,本社曾在本月24日下午2时,致函政府科技局,询问有鉴于陈君浩过去曾在此次涉及招标工程的公司任职,此项目是否有涉及利益冲突问题? 对此政府科技局表示,该局招标评估委员会由四人组成,陈君浩也是成员之一,不过他并非委会主持大局者。后者是给予他的相关设计制造领域的经验而受委。 该局也指出,他们也有考量陈君浩过去曾在PCI任职,但经过酌量后认为并没有利益冲突,而他过去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参与,也不会影响他在评估委会的表现。

“父亲迈向激化” 女儿上网求助

一名网友在Reddit网站里针对父亲近日极端亲中而自我激化(self-radicalisation),向网民征求建议。 网友Poppraline则在Reddit上求解,指近日也开始意识到父亲在不停观看“宣传中国实力”的视频,并且已有一年以上。 “几乎每天早晚,他开始观看一些有关中国的视频,他们通常都是由机器发出的人声或以非常愤怒的语气说话的视频,大部分都是中文,有些则是美式英文。 她也叙述,不仅如此,她也认为自本地电视台开始向播放来自中国的节目,并删除大量来自台湾的节目后,父亲似乎开始接触了这些视频,并作出愈发极端的评论,如例如有关冠病19 是西方针对亚洲种族的生化武器等阴谋论、嘲笑白人死于冠病19病毒等。 因此,种种行为也引发网友的注意,网友称如今父亲的行为可能有激进化的现象,只好上网向有相同经历的网友求助。 自我激进化指通过挑战既定规范和政策的合法性,采取激进的立场,而激进化的过程因人而异,可以在长时间或短时间内发酵。 网友澄清,本身并非亲中或亲美,但父亲的行为也逐渐影响母亲,也让网友担心未来的生活,是否会出现更激进化的行为。 对此,也引发许多网友的关注,并分享自己也遇到相同的情况,并给出一些建议。 网友 kiral00 : 我这里也是,很显然在一些长辈圈疯传。他们已然成为发声筒,而且被洗脑了。我的建议是尽量不与他们讨论这些,多聊一些政治以外的话题。如果向一个已经被洗脑的人讨论并欲改变想法,倒不如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或许让他接触抖音(Tik Tok)? 网友 R-X89 : 对不起,我父亲也是。这已经成为他从早上5点到8点坐在电脑的必办之事,然后去运动。已经有五年之久。真的是完全洗脑。他有一个超过30人的Whatsapp群组,在疯狂传亲中内容。当以科学依据挑战他时,便指责我和兄弟不懂,并指为何不相信,为什么要支持西方国家等等。 或许是无害,但认真的,让他们能够从Youtube上取得这些讯息,便要质疑视频的合法性,政府或许需要更加加强网络审查,但这又可能涉及民主意识问题。目前新加坡仍然没有着重在应对这些问题上。  

政府需意识年长者科技鸿沟 符策涫:莫忽略提供友善长辈们的服务选择

工人党成员符策涫,在脸书分享日前走访选民时,在小贩中心一名年长者找他帮忙。 “他说他的妻子打不通他的手机号码,不知是不是设定上的问题。我想他只是无意间封锁了妻子的来电,也确实如此。问题很快解决,老人家也放心了。” 为何符策涫提起老人家用手机的问题呢?他有感而发,指出虽然疫情加快了数码时代发展,但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所以政府的职责应该不同的人民,提供友善的服务选择。 他形容,对我们来说,一些事务弹指间就能完成,但是对于一些不谙科技的年长者来说就变得压抑。 他也质问,如今政府所推出数码乐龄计划(Seniors Go Digital movement)是否有足够的资源,以协助老人拉近和科技的距离。 近年来,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将推出数码乐龄计划,帮助银发一族掌握数码技能,利用数码管道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也方便关爱乐龄办事处等志愿和护理团体更有效地向有需要人士提供援助。 政府也计划招募1千名数码大使走近全国小贩中心,咖啡店与湿巴刹,向摊贩和年长顾客推广电子付款。 不应只是要老人家“跟上脚步” 他也引述工人党主席林瑞莲在“坚毅向前预算案”(Fortitude Budget)所表达的观点,即对于政策的出发点表示赞同,但如果以老人“落后”,而需要他们去“追赶”科技的脚步,无疑是增加老人的负担。 林瑞莲说,“政府应该如何调整其措施,能够善待弱势族群如聋哑人士、或英语不好的人?是否会有一些成本较低的方便选择提供给老人。” 她也指出,部分老人也不习惯透过数码方式进行交易,是否也应该持续柜台服务。 林瑞莲曾在铁锤秀(The Hammer Show)上指出,很多年长者都不熟悉如“SingPass”(电子政府密码)的网上服务功能,所以相关政府柜台应该提供更多的服务选项。 他阐述,虽然很多人都没有SingPass账户,但是政府一直不停地推动所有人采用数据化程式服务,这样的情况仍然令人难以置信。 有些居民为了能够使用这些数码服务而提高花费,毕竟他们必须拥有智能手机才能使用SingPass,这也无疑加重了家庭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