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是婴儿,刚学会走路时都会跌跌撞撞,而第一次学飞的马来渔鸮(Buffy Fish Owl)猫头鹰幼崽也不例外。恰巧,这一切就被本地观鸟者所发现,最终猫头鹰幼崽还借助了众人的力量,回到母亲身边。
有本地观鸟者,在脸书上分享马来渔鸮猫头鹰幼崽第一次学飞的过程,不仅整个过程都在跌跌撞撞,且最后还要靠动保协会的“叔叔阿姨们”送回母亲身边,非常有趣。
这场“众人瞩目”的马来渔鸮猫头鹰幼崽试飞活动,发生在实力达(Seletar)附近,而根据其中一位观鸟者描述,当时猫头鹰幼崽飞行前跃跃欲试,带着“雄心壮志”,看似想要一举成功,但却不小心跌入水沟内。



在沟内一番挣扎后,原本想要靠自己的力量飞回鸟窝内,但却又再度“卡关”,卡在了网子内。



而现场的各位观鸟者也在现场为猫头鹰幼崽加油,但似乎无法成功,最终观鸟者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通报关爱动物研究协会(ACRES),请求他们出动帮忙,协助可怜的幼崽回到窝内。
关爱动物研究协会在下午3点45分接获通报后,立即出动“拯救”被困在网内的幼崽。

这场拯救行动一点都不知道,要知道猫头鹰虽然很可爱,但它们也是具有攻击性的动物。为了不吓着他们,关爱动物协会整整花了45分钟的时间,才将猫头鹰幼崽送回巢。
关爱动物研究协会首先先评估现场地形。关爱动物研究协也了解到将猫头鹰幼崽送上高处,越高越好,协助它飞行。



关爱动物研究协会也表示,这场拯救行动最害怕的是,猫头鹰幼崽受到惊吓,并开始乱飞最终撞向附近的房子或路上。
为了不惊动猫头鹰,协会的工作人员必须谨慎行事,悄悄地将梯子摆好,并悄悄地将猫头鹰幼崽送上去。
有观鸟者表示,猫头鹰幼崽的父母也正在现场观察,且奇迹般地并没有打扰这场拯救行动。因此,在经过45分钟的行动后,关爱动物研究协会成功将幼崽送上更高的树枝,最后幼崽也由猫头鹰父母带走。


关爱动物研究协会专业拯救获得高度赞赏
关爱动物研究协会随后接受《Mothership》采访,指出这已不是头一次接获猫头鹰试飞失败的案例,需要协助它们回归。
因此,关爱动物研究协会也呼吁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勿轻举妄动,可以通报关爱动物研究协会请求协助。
最后关爱动物研究协会也感谢一旁的观鸟者在他们未抵达前能够时刻留意猫头鹰幼崽的举动,让他们能够即时获得相应的信息并订定拯救策略。
成长的道路上并无例外,无论是人类宝宝还是猫头鹰宝宝,总是要经过跌跌撞撞才能得以成长,希望猫头鹰幼崽能够尽快学会飞翔,在天空上傲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