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在所有中小学和高中推行“生态永续计划”,从课程、设施、课外活动、以及和社区合作,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在四所学校推行环保相关的试行计划,落实环境可持续发展概念。
教育部长黄循财今早(3月4日)在国会参与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辩论时,宣布上述消息,并表示为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部会从四方面着手,首先在课程方面将会进行全面提升,会在小学的科学和人文科目的课程加入教导学生善用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的课题;随后在中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科学课程中纳入可持续性的相关知识,以及环境探讨课题。
在高年级和高中的地理课加入我国的环境问题、区域的创新方案,以及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学校内也会种植更多树木,采用节能科技,使用LED灯泡,加强环保有效的基础措施。
再者,学校也会推出环境相关的课外活动,通过各种学习项目,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养成环保的好习惯。
最后,校方将同社区合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相关的志愿活动,同时了解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会。
四学校试跑永续发展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黄循财也表示,为了能落实环境可持续发展概念,会在四所学校推行永续发展解决方案,其中四所学校包括伊莱雅园小学、弥陀学校、立才中学和淡滨尼中学。
今年4月起,教育部将在四所学校推行永续发展解决方案试验计划,落实环境可持续发展概念。这些学校将会制定环保政策和项目,如试行环保课程教材、开发绿色教学资源。
透过试行计划的项目,当局希望到了2030年,学校的净碳排放量可减少三分之二,至少两成的学校实现碳中和。
黄循财也指,当局将会以试点学校作为借鉴,逐步在其他学校推行永续发展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