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9月23日,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大学南洋大学的创校人陈六使,被指控“与共产党份子合作”,被剥夺公民权。直到1972年老人家离逝,都未能获平反。

今年第48期(2020/11/30-12/6)的《亚洲周刊》刊载封面专题–《南洋大学等待平反   创办人陈六使公民权何时恢复?》,重访当年轰轰烈烈的教育抗争路,亦无疑向当今新加坡执政领袖抛出问题,如何重新看待南大课题。

2019年10月,南洋理工大学把校园内原名南洋谷的道路,易名“陈六使径”,肯定陈六使对教育的贡献。时任教育部长王乙康还主持揭牌仪式。“陈六使径”的设立也引发联想,许多校友和东南亚华人,都希望南大和陈六使获得平反。

“然而官方对此举完全不谈陈六使名誉是否恢复的问题,还有一些人议论的是,以陈六使对南大与华社的贡献之巨与气魄之大,路名却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Walk’,既不匹配也显得小器。”

1953年,陈六使倡议创办以华文为主的大学,并率先捐出五百万新元。登高一呼,立马获得华人社会响应,“新马各界泉涌而来的捐献,涓滴成河海,尤其是新加坡本地,除了商家,无数市井小民、三轮车夫、舞女、小贩、洗衣妇,都为了一所完全属于民间的华文大学,默默献出自己的劳力和血汗,换成微不足道的捐款。”

《亚洲周刊》的文章提及,后来陈六使与英殖民者及已故李光耀的矛盾被政治化、甚至被视为眼中钉,结果被扣上“曾经积极与反国家共党分子合作”、对“南大在治安上成为马来亚之严重问题应负其责”为由,剥夺了陈六使的公民权。

南洋大学在一1956年正式开课,到1980年举行第21届毕业典礼为止,共培养毕业生约1万2千人,校友包括新加坡执政党政治人物蔡崇语、何家良、庄日坤、柯新治、陈原生、流亡政治人物谢太宝、何元泰、邓亮洪、反对派政治人物刘程强、艺术家陈瑞献、著名作家尤今、资深媒体人林任君、杜南发、潘正镭、澳洲历史学者杨进发、大马前内阁部长刘贤镇、企业家与社团领袖林源德、颜清文、历史学者李业霖、资深媒体人谢诗坚、评论人李万千、香港学者郑赤琰、财经专家曾渊沧、印尼出生的学者廖建裕等,都是南大校友。南大毕业生不像以英文为主流的新加坡大学毕业生,容易进入公务员体系或与官方相关的大企业,很多人在私人企业界闯荡或出洋深造,不少人成就斐然。

当年办校盛况今竟不复记忆

1958年3月30日南大落成典礼更是空前盛况,“前往校园的一条裕廊路塞车长达16公里,出席主宾总督顾德爵士,都为此迟到两个多小时”。

然而文章也感叹,短短两代人对当年那个缔造离逝的盛况,竟然不复记忆,甚至不愿提起。

其中一个原因,是李光耀在世前后的执政者,都不愿去面对它,在野党领袖也不敢、不便或不屑去提起它。李光耀在回忆录里试图隐晦自己在南大关闭事件中的角色,将倡导关闭南大的责任,归属于南大毕业的几名内阁成员。

据《联合早报》报导,去年10月时任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出席南大校友之夜,曾表示“肯定南大精神”,但对于与陈六使的分歧,政府“至今仍维持当年的观点”,他也形容当年为亲共和非共阵营,为新加坡生存的博弈,最终由非共一方取得人民委托。

要知道,徐芳达曾担任李光耀私人秘书。但李光耀在《我一生的挑战 — 新加坡双语之路》,开篇就提“南大注定要失败”论。不知现今的徐芳达还坚持这观点?再者何以陈六使在教育理念上的分歧,却招致对付?以及当年众多学生被逮捕和打压?

不提南大或与政治气压有关

这篇专题也采访一些南大校友,忆述和回首往昔南大情怀;当年出国深造不易,南大就成了新马华社培育人才的根基地。然而文章探讨南大毕业生不愿提起南大的原因,可能和长期以来的政治气压有关,以及逐渐接受一种比较接近官方立场的论述,即独立后的国家必须制定国民教育政策。

不过也有者认为,“政治敏感应该随着李光耀等当事人的逝去而终结,南大事件应该放在新加坡国家历史之中去评析其是非,梳理其真相,而不能让少数人的恩怨情感,湮灭一段宝贵的历史大事,才更能健全国家的历史,凝聚国族的共识。”

完整文章欢迎阅读:《南洋大學等待平反創辦人陳六使公民權何時恢復?》 (林友順、王建安)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ou May Also Like

预计需2至3周完成检讨巴蒂案 尚穆根下月才发表部长声明

有鉴于警方和总检察署预计需二至三周时间,完成检讨前女佣巴蒂案,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也表示,将在11月才在国会针对此事发表部长声明。 尚穆根是在今日(2日)告知媒体,在警方和总检察署完成检讨后,才会在国会对此发表部长声明。他在上月16日表示,多名议员将在国会复会时,针对前女佣案件提问,为此他也准备提供部长声明回应。 有鉴于此,工人党主席、阿裕尼集选区议员林瑞莲,也暂时不会再申请休会动议,将待部长声明和合适的期间参与辩论。 工人党认为,尽管内部检讨仍在进行,对于巴蒂案件反映刑事司法制度更广泛的问题,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去回应相关缺失。 前女佣巴蒂,被前樟宜机场集团主席廖文良一家指控偷窃,幸在本月初获高庭法官翻案,沉冤得雪。巴蒂一案近两周来引起国人议论,并关注女佣在整个审讯中处于弱势的地位。高庭法官陈成安判决中,更形容廖家父子报警可能存在“不当意图”,被告有充分理由投诉人力部,而廖家“先下手为强”将他开除。 高庭法官陈成安,在判决中也点出所谓“赃物”移交警局过程存在疑点。包括廖家声称开箱检查女佣留下的三大箱子,并报警后,警方未立即取走证物。由于高庭法官的判词,也针对警方的调查工作,这也致使警方需出面回应此事,表示将展开调查。 尽管早前巴蒂有意对两名主控官发起纪律研讯,惟在本周二却又提呈撤诉的申请。 巴蒂代表律师阿尼尔(Anil Balchandani),今午(10月1日)在法庭告知大法官梅达顺,过去一个月来发生的事件,令巴蒂负荷不来,再者被官司缠身四年,巴蒂希望能早日返乡,这是巴蒂有意撤诉的原因之一。 不过,巴蒂仍坚信,两名副检察司(Deputy Public Prosecutor),仍需要针对她的指控作出交代。…

Khaw Boon Wan: Staff will focus on commuters with special mobility needs during situations requiring detrainment

Minister for Transport Khaw Boon Wan has stated that during a detrainment,…

Terror group ISIS now committing atrocities against Iraqi children, says UN

Islamic State jihadists are killing kidnapped Iraqi children, including by crucifixion or…

Attempt to smuggle over 5,000 cartons of duty-unpaid cigarettes foiled by ICA

Attempt to smuggle in duty-unpaid cigarettes on 13 August at Tuas Check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