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兰妮表示,我国总检察长担负两重责,既要检空罪犯,也要充当政府的法律顾问。尽管如此,两角色也互不干扰,不存在利益冲突。
国会反对党领袖毕丹星表示,总检察长身为政府的法律顾问,有维护政府利益之责,但同时他肩负检察官的身份,却又需代表人民起诉罪犯。
因此当接手的刑事案件有可能损害政府声誉时,或是必须提控部长或总理时,可能会出现冲突,并呼吁政府应重新划分总检察长的职责。
此外,毕丹星也提议,为避免政治倾向影响法律判断,前国会议员也不宜担任检察官一职。他表示,当由某个政党议员出任检察官,并常年浸在该党的意识形态中,很可能会抱持某些理念与行事作风。
英兰妮:我国宪法也早有相关保障机制
然而,曾任律政部第二部长,如今为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和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的英兰妮在国会指出,我国宪法里早有相关保障机制,化解潜在利益冲突。
她也举例若总理涉贪且拒绝配合调查,贪污调查局局长可直接通报总统。
至于前议员不宜担任检察官的说法,英兰妮也驳回,表示虽然会有所担忧但也应该唯才是用,更应该相信检察官及廉能制度。
对于英兰妮的回应,毕丹星则认为,这并未正视总检察长的角色所出现的利益冲突,且公众对于前议员出任检察官有所顾虑是合理的。
随后英兰妮反驳,若前议员已脱离党籍,且在担任检察官时未出现失职或行为失当的表现,公众也无需感到惊慌。只有在被发现有失职的行为,政府才会采取行动,确保制度维持独立、坚韧、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