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卫生部8月1日文告,新增五例入境病例,分别三例来自印度,以及中国和菲律宾。

其中两例是在新加坡受雇的工作准证持有者,分别在上月29日和20日,从菲律宾和印度抵境。

另外两例则是在上月19日和20日,从印度抵境,持眷属证,再有一例则是长期准证持有者,在20日从中国来。他们在抵境后即遵守居家通知。

另一方面,当局也公布新增五个确诊者曾到访地点:

7月28日早上11时15分至中午12时15分:亚历山大路的宜家

7月29日晚上7时至8时40分:威士马广场内的Omakase Burger餐馆

7月25日下午12时30分至2时:蔡厝港第4道10号的Ananas Cafe

7月25日下午6时至晚上8时:CT企业中心的Botanict餐馆

7月26日下午2时30分至3时30分:金光坊(Sunshine Place)的巨人超市

当局呼吁若有民众曾在同一时段出现上述地点,应注意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失去味觉嗅觉或发烧等,应尽速从医和告知医生曾到访地点。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ou May Also Like

Png Eng Huat: I will work by delivering on the promises made during the campaign

~ By Cheong Yaoming ~ After 9 days of fierce campaigning by the 2…

GovTech and NUS signed agreement to develop public sector agencies

The Government Technology Agency of Singapore (GovTech) has announced the signing of…

New Media problematic

The more problematic part is how do we, in the process of…

避免语言同质化 学者倡议公共告示四语齐列

新加坡语言历史学者陈丹枫,认为坚持在公共地点使用四大官方语言的告示,乃是因为语言触及狮城所有国人的生活,也是确保我国不会失去多元语言特色的有效方法之一。当全球许多国家的语言也越趋多样化,我国应当反思是否值得反其道而行,走向语言同质化。 在接受《海峡时报》采访时,他提到使用四种语言的告示,具有务实和象征意义的考量,即认可这些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为不谙英语或仅通晓母语的国人服务,以及展现国人信守国家原则的坚持。 《海时》昨日(18日)报导,在国内36个重要纪念碑、旅游景点和公共机构,至少有40巴仙并没有展示所有四大官方语言:中文、英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 而我国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在上月则提到,一些公共告示或牌匾,省略掉了部分官方语言,显示我国在语言的使用上越趋单元化。例如,在樟宜海滩纪念二战“肃清”大屠杀历史的石牌上原有四种语言,但如今已被替换成只有英语简介的纪念碑。 文化同质的新加坡“非常不有趣” 杨荣文认为,这形同“刻意削砍掉我们的文化基因,否定我们自身的强项和宝贵遗产。”,文化同质化的新加坡将会是“非常不有趣”的新加坡。 官方机构重设四语告示牌 《海峡时报》也报导,一些官方机构也正重新恢复在公共场合的四种语言告示,例如樟宜机场的第二和第四航空楼都有四种语言和日语告示,惟第一和第三航空楼则没有淡米尔文告示。 新加坡旅游局也把位于牛车水、滨海桥和亚佛路一带的指路牌加入淡米尔文。 也是这篇报导中受访者之一的陈丹枫,在脸书则上载针对记者提问的完整回答,其中他提到,当中国油画家陈丹青在20914年到访我国,在“母语与母国”讲座上发言时,曾形容新加坡的语言环境可用“奢侈”来形容。 国人“挥霍”多元语言遗产 这个形容词代表着我国拥有丰富多元的语言,但与此同时,国民又像是在挥霍浪费这宝贵的无形遗产。事实上,虽然有者也担心我国现今的母语发展状态,但研究表明早期新加坡展现丰富多元语言的历史,以及在地居民通晓多语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