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党出战本届选举名单昨日(30日)出炉,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王瑞杰率领孟理齐博士等人,在东海岸对战工人党。对此,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表示,这显示人民行动党不敢怠慢,认真看待工人党的挑战。

王瑞杰原为淡滨尼集选区议员,但于昨日却做出惊人举动,竟弃守淡滨尼集选区,转战东海岸集选区

对此,毕丹星则表示,“我想说,我们也会严正以待,所以我们将强大战队安排在东海岸集选区。”

工人党出战东海岸的团队,包括阿都沙里、符策涫、陈励正、黄富荣和佘雪玲。

毕丹星也坦言,他也预计将会在此次选举面临种种挑战,因为工人党不仅要面对一个“兵力强盛”,而且实力不分伯仲的对手。

尽管如此,他也表示对自己的团队充满信心。

“我认为他们能够表现得很好,并向选民证明,他们不是容易受影响的人,是会为人民抗争到底的人,不仅仅只是在国会,也会在选区和市议会,发挥一样的态度。”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ou May Also Like

【选举】符策涫赞佘雪玲关注人民所需 工人党团队“不需明星效应”

在坊间名气不小的佘雪玲,此次披工人党战袍随同出战东海岸集选区,乃至于行动党也作出“惊人”举动,原副总理王瑞杰,不得不弃守淡滨尼坐镇东海岸。早前,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也点评,这说明行动党不敢怠慢该党的攻势。 今早亦有媒体询及,对于佘雪玲有“明星效应”,东海岸其他成员如何看待?对此工人党东海岸候选人符策涫直言,实则佘雪玲本身平日就已非常专注与居民接触,积极了解居民需要什么,“她根本不需要明星效应。” 符策涫指出,团队五人从事不同行业、有不同背景和专长,例如他自身参与慈善组织,而阿都沙利(Abdul Shariff)强项在研究。她相信若五人团结一致,必能为国人带来更多。 “毕竟明星效应是一晃而过的。” 2011年选举人气王之一 若看佘雪玲履历,他本身是跨国营销集团的总监,2011年曾代表代表国民团结党出征马林百列集选区,当时年仅24岁的她就立即备受选民瞩目,成为选举中的人气王之一。 2017年初,她就开始协助工人党走访东海岸集选区。她关注的议题包括缩小不平等差距、建议公平透明机制等。 符策涫也指出,五年前工人党就已走访东海岸选区,了解居民的需要;他分析东海岸居民有40巴仙在有地房产,60巴仙在组屋区,而组屋区居民关注年长家人、就业和孩子未来等。 今早(1日),工人党东海岸集选区候选人黄富荣、陈励正、符策涫、佘雪玲和阿都沙利,偕同该党党魁毕丹星,走访凤山区勿洛北4街第85座的湿巴刹与熟食中心一带。 至于毕丹星在今早重申,王瑞杰转攻东海岸,且在昨日约提名截止前15分钟才现身提名中心,这说明他有意达到出其不意的战略。 再者,工人党并非等选区划分报告出炉后才走基层,而是长期深耕基层。

PP v. Tey Tsun Hang: AGC denies link to Professor’s politically charged academic publications

~ by Atticus ~ The Attorney-General’s Chambers (AGC) has denied any link between…

维权律师:新加坡对CECA和偏袒外籍人士的强硬立场

人民行动党议员安迪,周一(4日)于国会要求收紧就业准证(EP,即Employment Pass)的资格标准,认为不应持续忽略国人福祉的情况下,持续引进外国专才。 他表示,“我们不能持续在缺乏考虑新加坡人的核心福祉下,开放外国人才不断流入,打击他们的工作机会。”他建议,提高现有3600元的就业准证最低薪金,以及直接公开不遵守公平考量框架的企业名单,以儆效尤。 对此,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扎吉哈强烈反驳,偏袒聘雇外国人的现况并未被忽视,而且他指出,目前大部分能以外国人力替代的工作,仍由本地人掌握。 但吊诡的是,他也表明,“国家发展部将会研究安迪所提出的建议,将研拟协助本地员工的受益范围之计划。” 扎吉哈也提及今年十月,世界经济论坛在宣布全球竞争力排名时,将新加坡誉为是最具经济竞争力的国家。 在聘雇外籍雇员难易度方面,在141个国家当中,新加坡名第93位。不过有关报告没有详细说明是聘雇哪一类型的劳动力,例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领域所需要的工作准证雇员。 上述报告似乎意指新加坡,成了外籍PMET专才最难前往就业的国家之一,但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是不确实的。 报告还建议我国应放宽服务和制造业领域的外国劳工的条件。似乎把聘雇PMET所需的就业准证(EP),以及半熟练技工的工作准证(WP)混为一谈。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发展局(EDB)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ESG)在今年7月表示,为了协助本地科技公司的成长,将让他们为核心队员申请就业准证(EP)时提供便利。 尽管看起来对外籍人士来狮城就业立场强硬,但与此同时,又建议应该放宽外籍劳工政策。 所以到底是要收紧还是放宽呢?是不应让外国专业人力流入呢?还是放宽我们对外国劳工的条件?肯定不能立场矛盾,自打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