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阻断措施逐步解封,民众获准到疗养院、福利院和庇护所等探访亲友,但是会集聚大批民众的活动地点,如大型宗教活动、电影院或图书馆等,都未解封。

卫生部指出,在第二阶段的解封措施下,只要遵循防疫措施,民众可到疗养院、福利院、庇护所、或残障成年人收容所进行探访活动。而看护年长者、体检和医疗美容服务也将会重启。

然而,会集聚大批民众的活动,如演唱会、展览、商展、大型宗教活动和会议都未能解封。

当局指出,依据国内外经验显示,聚集大批民众的活动将有可能引发大规模感染群,因此目前尚未批准恢复有关的活动。而相关的活动地点也包括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夜店和景点。

目前,政府正和相关业者商讨可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如何保持安全距离等措施。商定后,政府将会告知相关业者有关的申请复业程序及日期,但是肯定日期仍然有赖业者和机构在措施落实方面的准备和能力了。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ou May Also Like

【选举】“能死不能病”!工人党陈贞贞:不应设限10万元额度,减轻人民疾苦

工人党在直播中提及医药费不断提高让人民生活愈发困苦,因此主张调低自付和共同承担额度,并不应设限每年10万元额度,确保人民能够负担医药费。 在工人党铁锤秀(The Hammer Show)中,榜鹅西单选区工人党候选人陈贞贞在政纲中提及高医药费一事,称随着医疗费用不断提高,坊间一直流传“能死不能病”,人民生活愈发困苦,尽管终生健保能够给付大部分医药费,但其设限在10万元,与此同时,病人仍需承担多达10巴仙的费用。 陈贞贞表示,虽然每年有10万元的补贴,减轻病人家庭的痛苦,但也因医疗费补贴的设限,导致长期住院,或承担昂贵的医疗费无法全额补助,而且有些昂贵的药物并非涵盖在终生健保中,只能由病人自付,但却无形增加了病人家庭的负担。 榜鹅西单选区工人党候选人陈贞贞认为,调低自付额和共同承担额,并不设限10万元额度,以确保人民能够负担其医药费。 盛港集选区的候选人何廷儒亦同意,并应将整体照护和医疗系统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将其分开对待。 不应忽视主妇或自雇人士的福利,应承认他们的贡献 此外,陈贞贞也认为主妇的功劳也不应被忽视,在疫情期间,许多主妇都兼顾看家和工作的主责,因此工人党认为所有劳动者应被重视,包括主妇的权益。 公益机构前研究员阿都沙利(Abdul Shariff)与工人党成员陈俊元亦分享所见所闻,表示许多照顾者家中往往会有超过一位的家眷需要被照顾,如小孩和年迈父母。年轻的父母往往因工作原因,无法抽出时间照顾孩子,最终孩子也只能由年长者代为照顾。不仅如此,年迈父母也可能因身体不适而需要获得照顾,让夹心阶层陷入两难。 阿杜沙利提到,这些照顾者纷纷表示,尽管如今雇主能够给予弹性的时间和福利,但实质上该弹性的福利难以在工作中实行。…

Fire outbreak at Raffles Girls’ School on Wednesday evening

A fire broke out at Raffles Girls’ School in Anderson Road yesterday evening(19…

碧山地铁站出现确诊患者 SMRT称已彻底清洗与消毒

碧山地铁站被发现出现确诊患者,一名58岁本地妇女确诊感染冠状并19,SMRT公司表示,已彻底进行清洗与消毒。 据SMRT表示,该名确诊本地妇女为地铁环线的服务大使,妇女在17日时出现身体不适,随后去求诊,被转介接受拭子测试,同日确诊感染。她最后一次上班时间为上周五15日。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资料显示,该名妇女与其他病例并无关联,而目前她所接触过的地方也进行了彻底清洗与消毒。 SMRT环线主管何福星也表示,公司自1月底开始已增加对于站内、设施和车辆等高接触点的清洁频率。至于患者,目前情况稳定,公司也正密切关注他的情况并给予其家属必要的支援。

当善行不再具感染力

原文:私人辅导师James Leong 根据日行一善理事会(SKM)民调,每四位青年中就有一位因为害臊尴尬,而不敢在大庭广众面前表达善意。这个介于15岁-24岁的青年群体,会认为伸出援手的行为一旦被社交媒体广传,会令他们看起来相当愚蠢,或担心被别人嘲笑。 我可以预见可能网民会指责这些青年,行善理应无私怎么还要在意自己;又或者也指责那些被帮助的人也太过固执或自以为是。 你看,我们新加坡人非常喜欢数字,因为量化的数字能慰籍我们对不稳定和“怕输”心态的焦虑。甚至于乎它是毋庸置疑的、能起到左右制定政策的作用。 所以,即便日行一善理事会感觉良好的民调也会引起些许不适,是很正常的,之后就有责难、然后还要发展出我们的一套理论,来让情况合理化。 我也是感到难辞其咎的人之一。我在翻阅该篇研究时发现了研究中的漏洞。为什么问卷内并不含族群的选项?研究对象的家庭入息呢?研究对象的教育程度又如何?我顶着这些疑问,甚至寄信到日行一善秘书长Dr William Wan要求他为此提供解释,因为这很可能表示社会上隐性阶层分裂的现象。 我想,这些遗失的信息,或许能揭示在帮助较不幸者时感到的羞愧,其实是因为我们对自身享有的优势感到不适。 两日后我看见一件简单但具震撼的事情,或许此刻所有的调查结果、辅导理论或经济社会现象看似多余。 那是一个周三下午,当天天气恶劣,我看见一个老人在惹兰勿刹上行走,他手上并没有任何雨具。他为了不被雨淋湿,步履蹒跚往熟食中心前去,走在他身边是一名东南亚外籍客工,他一手撑伞一手拿着施工材料。老人向他点点头,而工人本能地就和老人一起共用雨伞,直到他们到达遮雨棚下才各自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