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月起,低收入户家庭将享有更快速的互联网速度,并可选择一项补贴计划,以换取智能手机而非平板电脑。

以往在政府拨款的资助下,低收入家庭将在每月最多支付六元下,使用网速达100兆比特(100 Mbps)的光纤宽带网络,并可获得一台平板电脑。

然而近日,“家庭连接”(Home Access)计划推出最新措施,将每月总收入低于1千900元的家庭户的最低宽带速度从300兆比特(Mbps)提升至500兆比特(Mbps)的光纤带网络。若想要选择更快速的人可以选择1吉比特(Gbps)的计划。

该计划将拓展至有学童的家庭户,以往这些家庭只能连同电脑一起申请单独的补贴宽带计划。

通讯及新闻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则表示,虽然数码技术能够增强人民的力量,但仍然有人仍在数码社会中感到迷惘。因此新加坡必须建立起数码包容时代,以此客服年龄、收入与学识方面的差距,让每个人能够从中获益。

家庭连接计划于2014年启动,已为1万4千户家庭提供光纤宽带的补贴与该有的设备,希望能在未来三年内让至少再一万个家庭受益。

随着新加坡进入数码时代,通讯与新闻部推出数项措施,确保各个阶层能够使用数码科技,享用其方便的功能。

沈颖也提及早前提出的数码诊所,目前老人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从志愿者得到一对一的协助。为了让老年人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自2017年以来,在各个地点如图书馆与社区空间等,相邀约3千名的志愿者一同手把手协助老人使用手机,目前已有1万5千参与者受益。

此外,她也谈及儿童浏览网络的课题,表示儿童目前愈发提早接触网络,因此网络安全问题成为重要的课题,例如媒体通识理事会也与谷歌合作,举办一项移动式互动展览,介绍小学网络安全。

“数码科技对未来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因此通讯与新闻部将会坚持不懈,确保每个企业与人民都能够享用在数码科技的便利下。因此我们愿意与各界持续合作,确保任何人都不落下。”

You May Also Like

Academic and author of ‘The First Wave’ calls out offensive comments made against Pritam Singh’s announcement to donate 50% of his salary

Academic and author of ‘The First Wave’ – a modern Singapore political history…

毕丹星回应《一条无障碍坡道》评论 点评“P.A.(P)式”民主

在上月26日,《联合早报》发布一篇由高级记者黄伟曼撰写的评论《一条无障碍坡道》,其中提及: “以目前围绕这起事件的舆论来评断,多数选民估计不太懂,也不太在乎在反对党区内市镇会与人协之间微妙的相处模式。 他们的思考逻辑很简单,即一条应惠及老弱残病等有需要者的无障碍通道的建造被拖延了,而若这背后可能有基层政治操作,那必然违反公平原则,在这过程中也牺牲了人民的利益,不能被接受。” 对此,工人党秘书长暨阿裕尼集选区议员毕丹星回应,针对上述第一段的说法,或许作者就已忽略,败选行动党候选人,仍能被委任为人民协会基层顾问,本身就有违民主。 至于是否公平原则,毕丹星认为,要探究人协在反对党选区的立场,不仅仅限于讨论对坡道建设的冷漠态度。他解释,败选行动党基层顾问不仅掌控纳税人的钱,他们的影响力更为深远和政治化,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他在昨日发布的脸书贴文列举其中一些例子:包括公民权仪式,由行动党政府委任的基层顾问主持,而在反对党选区,新公民是从败选行动党候选人手上领过身份证的,“难道总统旗下的公务员,或非政治人物来主持这类仪式,不是更妥当吗?” 至于市镇理事会靠“两条腿”:民选议员和基层领袖方能成事。市镇会不仅把建屋局权限赋予议员,也交予基层领袖。然而,如果不是在人协旗下的基层代表,行动党政府是不会予以承认的,反对党志愿者也不会得到基层身份。 故此,毕丹星指出在反对党选区,市镇会无基层代表;而基层领袖是由败选行动党候选人委任、受基层顾问管理的。 其三,社区设施改进委员会(CIPC)审批拨款,在人协缺席的情况,反对党市镇会只好依靠自己的盈余来支撑惠民项目,他指阿裕尼-后港市镇会多年来都是这么做;但与此同时行动党市镇会却可以透过CIPC拨款进行项目,而得以保持财政盈余。 即便如此,当阿裕尼-后港市镇会在2011年出现赤字,《海峡时报》甚至还质问“市镇会此前的300万盈余去了哪?” 最后,毕丹星反问,行动党在管理人协上,究竟政治和国人利益孰轻孰重? “答案或许不言而喻,我希望更多记者和政治观察员,可以超越国内目前最著名坡道议题,看得更为深远,去分析拖延建设的政治机制。诚如“选民的逻辑”,建设性政治岂非更应着重公平吗?”

The revelation about press manipulation back in 1997 bears striking similarities to 2017 AGC investigation on a private post by Li Shengwu

Just recently on 25 April, former Associate Editor of Straits Times Bert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