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卫生部文告,截至2月29日中午12时,本地增四起武汉冠状病毒确诊病例,都与前日发现的Wizlearn Technologies感染群有关。

第99起病例时27岁男公民,与上述感染群有关联。他是在上月21日出现症状,25日和28日分别到家庭诊所和先驱诊所求诊。经确认与第93病例有关,为此在28日转介到国家传染病中心并立即隔离,同日经检测确诊。

在入院前,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位于裕廊西81街的住处。

第93病例是38岁男公民,也是上述公司的职员。

第100例病例时20岁男公民,与Wizlearn Technologies感染群有关。他在27日出现症状并在隔日前往求诊。经确认与第93病例有关,28日到国家传染病中心隔离,同日确诊。

第101例则与第93例有关,在29日早上确诊;第102例则是41岁的菲律宾籍工作准证持有者,是第101例的女佣。

上述四人近期都未曾到过中国、韩国大邱和清道郡。

这使得Wizlearn Technologies感染群之下的累计病例暴增至八起。第97和98例,以及此前的第93病例(38岁男公民)95病例(44岁男公民)都和上述感染群有关。

72病患出院

与此同时,29日再有第20、68和75病例等三名病患出院。迄今已有72病患康复。至于30名留院病患大部分情况良好或有起色,惟仍有七名病患需待在加护病房接受治疗。

第20病例是永泰行职员,是第19例的同事,主要负责中国游客的保健产品公司接待工作。

第68例则是79岁女公民;第75起是71岁女公民。

You May Also Like

剖析《防假消息法》附属条例 是否回应了各界对法案权限的忧虑?

本月2日起,已经公布于宪报的《防止网络假信息和防止网络操纵法案》正式生效。该法自提呈国会以来即备受争议,不仅政界人士,包括国内外学术界、媒体、公民组织等都已对该法提出质疑。 根据政府电子宪报上的通告,尚有其他数个《防假消息法》附属条例也一并发布宪报,包括上诉程序细节、媒体巨头、网络中介的规范等等,以及给与他们时间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符合《防假消息法》的条规。 事实上,《防假消息法》草案刚出台,即遭到各界挞伐,提出对赋予部长权力过于广泛、以及可能形成寒蝉效应的忧虑。一些议员、公民组织都曾建议政府再修法,不过在今年5月8日,草案在未经修改下,以72票赞成,九票反对,三票弃权三读通过。 不过,此前律政部长尚穆根在回应官委议员提问时,曾表示将为该法草拟附属条例,那我们且来看看,这些新近公布的条例,是否有回应此前众人对该法表达的忧虑。 忧虑一:法案定义过于笼统 国际法律家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Jurists),今年4月中旬曾致函我国领导李显龙及其阁僚,表达对我国《防假消息法》草案的高度关注,认为该法案“定义笼统”,在很多方面都不符合国际司法标准。 工人党议员刘程强在参与草案辩论时,也认为部长可利用法案内假消息的广泛定义条文,根据需要对有关文字是信息还是意见做出选择性的诠释。 不过,就目前在政府电子先报上看到的《防假消息法》附属条例,似乎没有进一步厘清如何解决法案定义过于笼统的问题。 不过,在附属条例第16(1)下,则阐释何谓网络中介和网站持有人,例如拥有每月至少平均50万,来自新加坡的访问用户;而网页持有人/运营者,则指其网站连续三个月,平均每月有10万访客。…

Vote wisely!

There has been talk that there could be elections called this year so that the PAP can claim a fresh mandate to tackle Singapore’s economic problems. If this turns out to be true, I sincerely plead with Singaporeans to vote wisely. By Dheva Rajan.

CPF Board video-records exchanges between public members and their staff

It was earlier reported that a 60-year-old elderly man Lim Koh Leong…

支持者撑《网络公民》理念 许渊臣:不想让大家的好意失望

以下为本社总编许渊臣,于2019年7月6日筹款晚宴的致词: 首先,我想感谢各位愿意拨冗参加今天的活动,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我国许多政治领袖,参与本次《网络公民》的筹款晚宴。 《网络公民》自2006年12月起创立,已走了好长一段路。从一个简陋的社群部落格,到如今众所周知和勇于与权威抗争的媒体平台。尽管我们资源优先,但可以说《网络公民》在新加坡的社会政治领域,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这里,我想要感谢当初创刊的创始人、以往的编辑以及这12年来为这个网站贡献的人员,若无当初他们无私的奉献,《网络公民》也不会维持至今日。再来,我也想要为目前正在努力经营的人员表达感谢,以及此前为《网络公民》捐出款项的善心人士。“没有你们的奉献,网络公民也无法维持至今。” 新加坡一直被吹捧为拥有自由选举的民主国家,但要让人民知道,民主国家不仅仅是等到大选才追究领导者的责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打个比方,就好像一个老人正在用着最新款式的智慧型手机,但他只会用于打电话和发信息,没有深入了解如何下载应用程式和利用其它网络功能。 若用于形容新加坡的情况,可以比喻为售卖手机给老人的电信公司,在售卖前就已经屏蔽了所有增设功能,而当事人却也浑然不知。这是为什么新加坡必须有如同《网络公民》的媒体角色去填补空隙,负责提醒人民“原来还有这样的功能”。 自2010年起,我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经营网站,自此之后我感受到思想上的激荡,才发现原来我并不了解我身处多年,那个我曾自以为非常了解的国家。 2013年,我接任朱正熙执行董事的位置,尽管减薪50巴仙,但我仍然感觉非常值得,因为网站持续经营着,如同工人党努力经营直到2011年大选获得阿裕尼集选区的胜利。 回顾过去,我仍是充满理想主义的,一心为成就更好新加坡的人民。然而,在工作的这段期间,我渐渐出现了疑惑,到底是为谁,为什么在努力?他们真的值得我这样付出吗?我相信不仅仅是只有我一个人出现疑惑,一群为创造更好新加坡而努力的人,也会感同身受。 在过去的四年间,我都是独自一人在经营网站,有无数次萌生放弃的念头,并不是害怕被起诉,而是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加上政府透过各项行政措施干扰,包括要求公开捐款者的基本资料,以及必须与国营媒体或伪独立媒体无意义的竞争。 或许是命运的介入,总会在最黑暗的时期出现一缕曙光,这时候总是会有支持者雪中送炭,助我一臂之力,确保网站能够继续运行。这也是一直以来我坚定不能倒下的信念,因为我不能辜负来自这些支持者的支持,如同他们持续支持着网站以及其心中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