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吸引力不足、基设待加强,议员疑2040能全面淘汰内燃车?

日前政府在宣布2020财政预算案,放眼2040年前淘汰所有内燃式引擎车辆,有议员指出,虽然政府推动彩色通勤有意减少碳排放,但要改用电动车的吸引力不足,所规划的基础设施也有待加强,因此在转换的过程中可能面对困难。

工人党非选区议员陈立峰,目前我国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虽然本地电力过剩,但新加坡正迈向智慧国发展,未来对于电需求也会持续上升,可能会导致电网负荷过重,因此必须在落实这项措施前,重整整套基础设施。

目前本地共1千600个充电站,而政府日前宣布在2030年前,将充电点增至2万8千个。对此陈立峰表示,这样即使到了2030年,有三成换成电动车,一个充电点可能仍需服务10两车,负荷过重。因此他建议,政府可建造电池交换站,既能节省充电,也可更好管理电网的负担。

最多两万元回扣   不足吸引消费者转换电动车

另一方面,为了鼓励更多人购买电动车,明年1月起至2023年底,凡是购买电动车或德士的人,可享有高达45巴仙电动车附加注册费优惠,回扣顶限为2万元。

但是裕廊集选区议员洪维能与蔡厝港集选区议员余家兴认为,由于充电时间过长,加上电动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非常昂贵,两万元的回扣不足以吸引民众换电动车。

此外,环境及水源部制定战略来支持我国自产粮食,以应变气候变化与地缘政治局势。对此,官委议员伊萨德若要巩固食品保障,并非仅靠拨款即可,更是需要打造新的生态环境,以取得正面的扩充效应。

“新加坡若要继续投入资源巩固我国的食品保障,单靠拨款是不足够的。我们必须打造一个创新的生态环境,以取得正面的扩充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