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Affairs
警戒级别升级人心惶惶 陈清木吁群众保持冷静、推己及人
有鉴于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新加坡政府在上周五(7日),把“疾病爆发应对系统”(DORSCON)警戒级别,从黄色升至橙色。
不过此举却引起坊间恐慌,甚至出现许多超市粮食或日用品被抢购一空的现状。对此新加坡前进党秘书长陈清木医生,呼吁人民应保持冷静,以及要为别人着想。
陈清木于周日(9日)脸书发文指出,新加坡于2003年曾面临SARS的侵袭,因此在应付传染病上已吸取足够的经验,同时也曾以此应付过猪流感与H1N1爆发。
针对近期的疫情,陈清木指出武汉肺炎,即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今未曾见过的新病毒。
“如今在世界各地,各国政府与医疗专业人员,正不遗余力地对抗这种突变菌株,了解它的特征,积极为病患治疗,并希望能尽快找到治疗。”
感谢前线防疫人员
他在文中也感谢并赞叹目前正位于前线对抗病毒的医疗人员,他们确实正冒着生命危险在对抗中,因此也呼吁民众不应将战斗独留给这些前线的医疗人员。
他也指出,尽管民众无法如前线人员积极对抗病毒,但若每一个人能履行好各自责任,这也会激励前线人员,因此呼吁民众能够做到三点:保持冷静、照顾好自己、多为他人设想。
吁保持冷静
陈清木表示,“首先我们必须保持冷静,如果家长能够沉着冷静面对,你也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不要过于相信网络谣言,并大肆宣传;不要着急购买粮食;不要抱怨;若过于忧虑也会对你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此时若惊慌失措对事情并没有帮助,尤其是我们自己。”
照顾个人健康
再来是照顾好自己,陈清木认为,“我们必须好好照顾个人卫生与健康,如果我们保持健康的身体,我们能够缓解医疗团队的紧张,将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多保持运动,吃好睡好,保持生活环境干净,并勤于洗手,当你健壮时反而能够在危机时刻为他人伸出援手。”
多为他人着想
最后是多为他人着想,在艰难时刻应该为别人着想,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如果不舒服,就应该留在家中;如果出现感冒症状请戴上口罩;即使你并非因感染而咳嗽,但当你戴上口罩,可因此减缓别人的担心。
陈清木续指,若已被隔离的民众,请遵守所有规定避免病毒传播,应向医疗团队透露与你曾接触的人,请他们全力追踪。尽管真的很麻烦,但它确能保证其他人的安全。
本地截至昨日为止已出现确诊病例43起,卫生部更把警戒级别升橙色,当局亦称将推出以下预防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社区中病毒进一步传播的风险。这包括建议暂不举办、或推迟不必要的大型活动。
若选择举办,需采取必要预防措施,包括体温检测、留意是否有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士、若近期有到过中国人士、拿缺席假、身体不适者,应避免参与活动等。同时:
- 确保活动场所通风良好,并有足够的洗手设施;
- 增加清洗公共场所的频率;
- 如情况许可应记录参与者身份
-
Opinion1 week ago
Who’s to blame for Singapore’s cost of living crisis? A demand for clarity and accountability
-
Politics2 weeks ago
Lee Hsien Loong to step down as PAP secretary-general after 20 years of leadership
-
Civil Society5 days ago
Over 10,000 sign petition urging Singapore to expedite recognition of the State of Palestine
-
Politics1 week ago
PM Wong calls for unity, warns of opposition risks ahead of election at PAP’s 70th anniversary
-
Comments1 week ago
Netizens criticise PM Wong for blaming opposition while PAP policies exacerbate inflationary pressures
-
Court Cases2 weeks ago
MinLaw addresses misuse of court processes amid Prof Ben Leong’s defamation case
-
Politics1 week ago
People’s Action Party elects members of its 38th Central Executive Committee
-
Comments2 weeks ago
Frustrated intern asks, ‘Is this how the Singapore workforce really is?’ after toxic HR en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