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新加坡应该很常看到老人弯着腰,小心翼翼将纸皮捡上放到推车中,再以佝偻的背影推着沉重的推车,在炎热的天气下一步步前往回收中心卖掉。

尽管我们都了解捡纸皮老人的生活辛苦,但你是否真的深入了解他们吗?他们又如何面对生活上的心酸?

乐于助人组织(Happy People Helping People Community)近日则拍摄一组捡纸皮老人的生活,为了让民众更贴近了解拾纸皮老人是如何在每日中勉强度过,便以闲谈(Kopi Talk) 的方式与老人进行对话,并在不干扰老人的情况下,对老人的生活近距离拍摄。

 

“现在很多人去抢纸皮,行情那么坏,五分钱1kg 也是有人抢,有些bangla(外劳),找垃圾的,也是在跟我们抢(生意)。”

这是一名来自大巴窑72岁的刘先生的心声,平日他以捡纸皮为生,生活也并不富裕,因为年纪的关系,所以一天只能卖不到10块钱的纸皮。

而且我们都知道在职场上,也会出现相对的竞争,但可曾想过,捡纸皮也会出现竞争势力,使得这些本就弱势的老人,无论是在体力上或是速度上,都无法与身体强壮的外劳竞争。

但好在平常都有一些好心人士将纸皮留下来给他,让他免去与其他人竞争,虽然走的路途较为遥远,但仍然对协助他的好心人士相当感激。

 

“最多是两趟,要找到10块钱的(纸皮)都很难现在,你看现在每趟只有3块,如果跑了两趟,我加起来也不到10块,我必须要找到100kg 才有5块,真的很难”

尽管刘先生也已尽力在捡纸皮,但身体与天气的缘故,加上同行的竞争与行情较差,减少了收入,他每天顶多只能卖两次,而两趟加起来的收入竟不逾10元。

询及当天共卖出多少钱,刘先生阐述,他当天一趟仅卖出3.30元,但由于居住社区的食物都较贵,最便宜的食物也至少3.50元以上,所以基本上3.30元就连普通的一顿饭也买不起。

 

“现在我老了,眼睛又看不见,Cataract(白内障),(可是)我不敢去割,割了没有收入过日子,所以我一直拖拖拖,拖到现在,6年了,2014年到现在,所以我现在看不清楚。”

询及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会有所影响时,刘先生坦言,现在看医生都很贵,一次可能就要60元,须要准备100块在身上,而且“手停口停”,即使身体有出现状况,但仍不太敢去动手术。

加上天气的因素,只要是下雨他就选择不出门,因为若淋雨生病,还要额外花钱去看医生,他只有在忍受不住,情况比较严重时才会选择去打针。

镜头里的他尽管在生活上面临着种种困难,但在接受乐于助人组织的访问时,仍保持着微笑,诉说着生活的心酸,让人看了着实心疼。

视频中的刘先生也并非单一个案,捡纸皮的老人在新加坡随处可见,他们长年处于弱势贫困的生活中勉强度日,入不敷出的情况对他们而言司空见惯,只有深入了解他们才能清楚应该提供他们实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