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忍收容所狗只被撞,爱狗人士未查明肇祸司机身份时,便发视频呼吁网民找出涉事者背景和“公审”,却导致无辜司机莫名被攻击和网络骚扰,涉嫌抵触《防止骚扰法令》,被判罚款1400元。

该名被告为27岁林有成(译音)昨日(7日)被控涉嫌两项《防止骚扰法令》,导致41岁的女司机倍受其扰。他向其中一项控状认罪,而另一项控状则交由法官下判时一并考虑,最终被判处1400元。

2016年10月23日早上10点30分左右,巴西立第三农道的动物爱好者联盟(Animal Lovers League)收容所外发生轿车撞狗车祸,当时黑色轿车在撞到收容所的狗后还将狗碾压过去,期间该名肇祸司机没有下车查看,反而是车轮胎的档污牌多次打到狗的身体上,让它在车底下挣扎。

被告是该动保团体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同时身兼志愿者。

当时收容所的义工目睹了案发经过,便向司机挥手停下,但司机却只抛下一句,“只不过是一条狗而已”,还骂了脏话便离去。

义工愤愤不平,发视频到网络

义工对意外发生愤愤不平,将视频放到网络上扬言要找出女司机,并在帖文下写到,“请帮我们找出肇祸女司机,社会是不能容忍这种残忍的行为。”

最后帖文被大量转载,还上了《The Independent 》,以及《 Stomp》等热门网站。

随后被告也在隔日收到一则评论称是肇祸司机的资料,内含受害者的身份证字号、姓名、地址、车牌号码以及车子型号,便将这些截图存下,再度转载到网络上,并写下,“让她下地狱”,要网友对她进行公审。

但事实上,肇祸司机并非是受害者,而是由一名52岁的女司机所造成。在受害者的资料被公开后,她陆续收到了陌生人的骚扰电话,让她不堪其扰,最后在2016年10月25日,她报警处理。

被告代表律师也透露,被告除了面对刑事指控,受害者也以民事诉讼起诉他与其他人诽谤,但被告也向受害者作出1万2500元的赔偿,并在个人脸书上公开道歉,才得以和解。

被告表示,“我不应该在未经证实前作出这些声明,我也会配合当局的调查,对于受害者孙女士的伤害与损失,我感到相当抱歉。”

You May Also Like

再有五名巴士司机起诉新捷运

上周五(28日),由于无法在最后一次调解会议上达成和解,五名巴士司机决定再对新捷运公司(SBS Transit)发起诉讼。 去年9月,五名巴士司机分别状告本地巴士业者新捷运,指责后者违反加班工酬条款,支付不足工酬。不过在去年11月13日,工业仲裁庭(IAC)裁决新捷运未抵触雇佣法。 目前再有五名巴士司机入禀法庭,控诉新捷运公司未能对他们间隔值班( split shifts)期间的等候时间,予以补偿。 根据诉状,他们认为在凌晨4至5时间隔值班的“待班时间”,以及早上9时至中午1时期间,该公司未能予以基本时薪补偿。 此外,他们认为公司未补贴值夜班的18元津贴,违反服务协议下的第24(9)条款;以及违反雇佣法36(1)条,因为未能提供每周休息日的班表等。 同时,该公司还有所谓的“内置加班”工时( Built-In Overtime),司机们认为这使得他们比原本规定的44小时工作更长时间,从而违反雇佣大第38(1)条文。此外,也申诉公共假期工作仍领到按普通时薪计算的加班薪资。 加上此前八名巴士司机,如今对新捷运公司发起诉讼的司机总共有13人。 代表这些司机的拉维律师表示,届时需检视这些诉讼是否涉及违反人力部设下的条规,以及合同里有关休息日和加班费用的事项,是否有违雇佣法。

营中银行卡被盗 宵小刑满还同营服役

在军营里偷窃、到营外消费赃款,该被军法还是刑事法制裁,又或者两者都能定罪? 一名国民服役营员,日前分享自己在军营里遭宵小的经历,同时也对小偷最后只被军事法庭判处监禁15周,却不会在警方档案留下犯罪记录,感到十分疑惑。最令他懊恼的是,小偷在军事扣留营期满后,还会和他同营服役。 这名不愿具名的营员,且以伟俊代称,向“网络公民”阐述事件缘由。去年6月,伟俊从外头回到他服役的军营,发现放在储物柜里的银行卡不见了, 原本他不以为然,以为是忘在家里了。 然而,他在晚上8.57分,却收到银行短信,指其户口在电动车专卖店消费了2千余元,伟俊才警觉自己的银行卡被盗用了。他随即透过网络登入自己的户口,发现有3千元被转入他人银行户口,以及被盗用35元付德士费。 在他人劝告下,伟俊决定报警,不过警方基于案件在军营内发生,于是将此案转交军警处处理。经调查,伟进才得知是自己的一位营友,乘自己忘了锁上柜子,偷走了银行卡。 “相信他猜中了我的银行卡密码是我的生日,才能盗款得逞。国威向警方坦承。包括我的现金,共盗走5千多元。” 未指示小偷归还赃款 伟俊曾询问军警调查官可否拿回他被盗的款项,被告知需静候军事法庭裁决。然而,军事法庭并没指示小偷归还伟俊的钱,而且,用赃款买的电动车,也已归还给有关店主。 宵小只被罚拘留在扣留营15周,也不会在警方档案留下案底。 伟俊询问其律师意见,律师认为,该宵小已触犯刑事盗窃罪第379项224章,也有足够证据带上法庭,对新加坡警方为何没有采取行动,律师也感到不解。 伟俊认为,有关宵小盗窃罪证确凿,即触犯刑事罪,除了军法,理应也受刑事法的制裁,被带到刑事法庭问罪,判定相应的刑罚。…

剖析《防假消息法》附属条例 是否回应了各界对法案权限的忧虑?

本月2日起,已经公布于宪报的《防止网络假信息和防止网络操纵法案》正式生效。该法自提呈国会以来即备受争议,不仅政界人士,包括国内外学术界、媒体、公民组织等都已对该法提出质疑。 根据政府电子宪报上的通告,尚有其他数个《防假消息法》附属条例也一并发布宪报,包括上诉程序细节、媒体巨头、网络中介的规范等等,以及给与他们时间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符合《防假消息法》的条规。 事实上,《防假消息法》草案刚出台,即遭到各界挞伐,提出对赋予部长权力过于广泛、以及可能形成寒蝉效应的忧虑。一些议员、公民组织都曾建议政府再修法,不过在今年5月8日,草案在未经修改下,以72票赞成,九票反对,三票弃权三读通过。 不过,此前律政部长尚穆根在回应官委议员提问时,曾表示将为该法草拟附属条例,那我们且来看看,这些新近公布的条例,是否有回应此前众人对该法表达的忧虑。 忧虑一:法案定义过于笼统 国际法律家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Jurists),今年4月中旬曾致函我国领导李显龙及其阁僚,表达对我国《防假消息法》草案的高度关注,认为该法案“定义笼统”,在很多方面都不符合国际司法标准。 工人党议员刘程强在参与草案辩论时,也认为部长可利用法案内假消息的广泛定义条文,根据需要对有关文字是信息还是意见做出选择性的诠释。 不过,就目前在政府电子先报上看到的《防假消息法》附属条例,似乎没有进一步厘清如何解决法案定义过于笼统的问题。 不过,在附属条例第16(1)下,则阐释何谓网络中介和网站持有人,例如拥有每月至少平均50万,来自新加坡的访问用户;而网页持有人/运营者,则指其网站连续三个月,平均每月有10万访客。…

KTV: We don’t know those Viet hostess; we’re not racist and we don’t exclude anyone

It was reported yesterday that the Ministry of Health (MOH) is investig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