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Current Affairs

年初接获禁售令 中国发展商仍致力赢回信任

Published

on

根据英语媒体《海峡时报》报导,建筑管制处对前诺曼顿园(Normanton Park)地段的项目,发出“无销售执照”(no-sale license)仍然有效,意味着发展商须在竣工后、需达到销售准证要求,才能卖房。

该项目为中国发展商鑫丰地产旗下的Kingsford Huray所有。早在今年一月,当局就发出上述禁售令

禁令下尽管发展商仍可展开工程,惟在取得临时入伙准证(TOP)前不准销售单位。当局指发出禁售执照时考虑到鑫丰过去的纪录。

根据市区重建局的说法,当局发现鑫丰位于后港一带的鑫丰银河湾(Kingsford Waterbay)的一些建筑工程,不符建筑管制法令(Building Control Act)的需求;也纳入来自山景碧苑(Kingsford Hillview Peak)的业主反馈,

有关项目早在去年底就已开工,而发展商也希望能尽快出售该处的1千890个单位。

据业内人士分析,以往这种情况并不常见。禁售令也可能影响有关发展商的资金运转。

有业主申诉品质问题

据了解,其中一名业主,以73万5000新元在山景碧苑买下527平方尺的一房式单位,但他申诉房子装修“低于标准水平”:使用低质的镶木地板、浴室地板开裂,厨房台面留下汙跡,玻璃窗被打破,以及卧室和浴室门的质量令人“不敢恭维”。

另一业主则以120万新元,买下829平方尺的二房式单位,但也同样面对大理石地板龟裂、下雨时雨水会渗入内的玻璃窗等问题。他在2017年1月拿到钥匙,却还要进行装修工作至8月。

这位业主不得不自掏腰包拿出1800元,请建筑测量师整理调查报告,也证实窗子渗水正是设计缺陷造成。

试图重新赢得当局信任

也有一些去年迁入鑫丰银河湾的居民吐苦水,包括吐槽发展商在宣传单里勾画许多户外家具,实则组装的寥寥无几;停车位的标识也很糟糕;也有者申诉主人房的冷气漏水,不过经投诉后已解决。

事实上有关发展商仍在试图改善,过去一年也积极让银河湾的住户满意,也派出经理到每栋楼层接纳住户的反馈;以及在接到居民对于安全的顾虑后,同意在公寓周围设立围栏。

甚至在今年中秋节,发展商也释出善意,在中秋晚会上拿出40箱的月饼与居民同乐。

Kingsford Huray发言人则告知媒体,在银河湾的1165个单位入住率已达到90巴仙,几乎所有缺陷单位的改善工作也已完成。

创办人崔正锋早年当过军人

鑫丰地产创办人崔正锋现年62岁,来自中国沈阳,曾是贫困农民,18岁时也当过兵,后来成为税务官让他学习到资金运作的学问。

他在2000年创立鑫丰地产;2006年到新加坡旅游时,决定在此买房置业。目前他已成为新加坡公民。

2014年,他在圣淘沙升涛湾以3300万元,买下该年最贵的洋房,引起各界关注。

根据今年4月的《联合早报》报导,他表示最关注诺曼顿园项目。

项目原来是由国防部为军人和家属而建的公寓,后来私有化。2017年,崔正锋以8亿3010万元买下。

崔正锋曾指出,如果加上填补溢价和发展费,诺曼顿园的土地成本达到15亿5000万元,是近年土地成本最高的私宅项目之一。

曾被人力部罚款

而回溯2017年7月,崔正锋旗下的鑫丰建筑私人有限公司(Kingsford Construction),被指出现工地安全疏漏,接获人力部的停工令后情况仍未改善,遭罚款13万元。

对此,崔正锋在接受《联合早报》的专访中曾说,平心而论,我这两个项目下足本钱,从未偷工减料,却因各种原因造成这些事。我虽问心无愧,行得端坐得正,但总有人会因这些事,对我和这家公司的印象分大打折扣。”

Tr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