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Affairs
议员质问国际化新加坡如何应对“外国影响” 尚穆根重申政党、政治人物、媒体不得接受外国资金
官委议员特斯拉博士与王丽婷,双双在国会质问内政部,如何确认和应对“外国势力干预”的威胁?王丽婷也质问当局是否能公开那些可能面对上述风险的组织/个人名单?乃至于必须规定媒体只能由本地人担任?
至于特斯拉则在提问中指出,有鉴于新加坡企业和个体大多全球化,因此接受/有外国资源往来是很普遍的,在这前提下,又该如何保护国人免受“外国势力影响”?
内政冀律政部长尚穆根则回应,这并不意味着要回避所有的外国影响,而主要是对付那些可能破坏社会、削弱国家或影响外交政策的外国影响,他指出所有国家都会如是保护自身。
特斯拉续表达他的担忧,质疑在评估所谓外国影响的风险,是否应考量他们的所作所为或倡议观点,而不是仅根据是否接受外国资金,或外籍人士掌握敏感职位等。因为如果过早下定论,反而阻遏作为国际化社会的新加坡人去和外界交流。
尚穆根解释,现有法律禁止,那些将代表本土新加坡人参选的本地政党和政治人物,接受外国资金,但不代表组织他们参与国际观点讨论;但他强调在《报章与印刷法》下,禁止由外国人资助或掌握本地报纸。
“确保我国政治环境免受外国影响”
“更广义来说,是确保我国政治环境、政治进程免受外国人影响,多年来也推出一系列相关法令,我想新加坡人接受这点。美国人也能接受这点。”
他以《东方日报》(Eastern Sun)
《东方日报》在1966年创刊,面向当时在地的英语读者市场。在1971年5月新加坡政府在针对媒体的“黑色行动”中,除了《南洋商报》包括前总经理李茂成、总编等人被捕,当时《东方日报》也被指遭中方利用控制。
尚穆根强调新加坡政治应由新加坡人负责,他不反对国人在经济、学术或政治上与外国交流,惟者有别于领取外国资金或允许他人左右行政。
在两年前,美国学者黄靖也因为被指“试图影响某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被驱逐出新加坡。他在今年六月表示,“不生气新加坡”。“无论基于什么原因我觉得他们做得过火了,但是他们待我很好”。
曾经是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和全球化研究所所长的黄靖,曾经在我国居住近十年,他说他当时已经准备留在这个岛国上退休了,而有关的指控却令他感到意外。
另一方面,尚穆根在两个月前,在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研究院(RSIS)的一项研讨会上,指新加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面对外来势力的干预;除了点名历史学者覃炳鑫和自由新闻工作者韩俐颖等人,也指责本社,聘用外国人撰写有关新加坡政治的负面文章。
不过本社总编许渊臣此前已反驳,所有文章都由他亲自指导、审阅批准,他作为已在国民服役中献身的新加坡人,以及必须对通讯及新闻部负责。
对于雇用外籍编采人员的说法,他回应我国法律并未阻止我们聘雇外籍雇员,再者,《网络公民》从未接受任何外国款项。“所以律政部长是在吠什么?”
-
Singapore1 week ago
Ministers silent on legal proceedings as Bloomberg and TOC refuse demands
-
Politics6 days ago
Progress Singapore Party accuses PAP supporters of harassment during Choa Chu Kang walkabout
-
Politics5 days ago
Progress Singapore Party volunteer files police report alleging harassment during walkabout
-
International1 week ago
Palestinian Authority suspends Al Jazeera operations in West Bank
-
Community2 weeks ago
Pro-Palestine residents in Nee Soon urge stronger Singapore action on Gaza in meeting with MP Carrie Tan
-
Politics2 weeks ago
PM Lawrence Wong’s New Year 2025 Message: Strengthening Unity and Building Singapore’s Future Together
-
Letters2 weeks ago
Why Singaporeans are “Sinkies” and “Sheeples”
-
Opinion4 days ago
Holes in Low Yen Ling’s allegations against PSP: No evidence provided from her volunt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