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选议员提出项目要败选者批准” 余振忠:对民主的何等荒谬和嘲弄

“民选国会议员提出的社区项目,却要由败选候选人批准,这对于我们的民主是何等荒谬和嘲弄。拖延或无视追问只为耍手段,也令那些需要使用这些设施的居民不便。”

工人党议员毕丹星和阿裕尼集选区基层组织顾问蔡荣良,此前为了选区内无障碍斜坡工程项目,隔空骂战。如今工人党前非选区议员余振忠,也加入战围,抨击受人民委托的选区议员提出项目,还要败选候选人批准,实为“荒谬”和对民主的嘲弄。

余振忠回忆,即便自己未投身政治前,就已对这种为了选票而做翻新的举动感到恼火,甚至还曾为此写信到《海峡时报》论坛力陈此弊端。项目动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但这种机制就形同要挟居民,迫使他们投票给执政党。

他强调,新加坡应该是属于新加坡人的,而不是人民行动党,即便和许多国人一样,他感谢开国先贤们对良好经济发展的贡献,但不代表人民认同,以不民主的手段来巩固自身权力。

而人民如果选择让行动党继续执政,也应该是基于他们自发的选择,而不是因为本身的福祉被要挟。

2011年至2015年余振忠担任非选区议员,他很清楚自己没有权限动用如切单选区的人民协会或设施,也肯定没办法像蔡荣良那样,有权力审批社区项目。

他提及两周前,《海时》编辑蔡美芬提醒,行动党如过于蛮横恐怕会招致反弹。这番话可能是对第四代领导,对付本地剧作家异议的手段有微词。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在上述批准社区项目的机制问题,以及其他过度行使政治霸权而排除人民的事项。

“新加坡应该属于新加坡人的,不是任何政党。我们不应该容许这种霸权,透过不合理和不民主的手段来要挟新加坡人。”

毕丹星称提出体制问题

此前,工人党阿裕尼集选区议员毕丹星,抱怨选区内“一个简单、数月就可完工的无障碍斜坡,搞到要几年才完成。有多少乐龄人士、行动不便人士或康复者,无法从这类设施受益?”

他质疑行动党如何决定人民协会在反对党选区运作?也抱怨反对党议员提出的提案,往往都被人协忽略。

对此,蔡荣良,在本月19日发文反驳,表示对毕丹星对于上述无障碍斜坡项目发表不实言论“感遗憾”,也质疑后者借此事转移对工人党市镇会官司的注意。他也反驳毕丹星指因为是反对党的提案所以延迟的说法。

然而,毕丹星很快就回应,自己的目的是要质问,为何相关项目,从提案至今用了七年时间才完成?至于蔡荣良暗指毕丹星借斜坡事件作为诉讼官司的障眼法,后者反驳,事实上斜坡才显示了对于反对党选区拨款双重标准的问题。

而在本月23日的贴文,毕丹星在个人脸书,对于反对党议员的提案往往被公民咨询委员会(CCC)忽略,整理出一份从2012年起,和基层领袖、CCC主席和等人士之间,有关社区设施改进委员会(CIPC)拨款的通信摘要。

他也指出,CCC完全知情勿洛蓄水池108组屋的无障碍斜坡项目、633座组屋的有盖衔接道。阿裕尼-后港选区议员,过去七年来实则多次追问人协代表;而他们在2016年的一份新CPIC提案,尽管已反复提醒仍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