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建设统筹部长兼交通部长许文远,声称我国在采用创新科技方面不求领先,认为公交等基础服务采用创新科技时不应操之过急,需花时间先充分理解,包括参与研发和实验。
根据《联合早报》报导,许文远在昨日出席智能交通系统世界大会,在开幕礼致词时称,科技非交通系统唯一考量,从政治角度看,最重要是提供安全可靠、大众负担得起的交通系统。
他认为任何智能交通系统,都应睿智地研发和使用,他以拥车证和公路电子收费(ERP)为例,解释科技如何改善交通。
不过许文远似乎很支持5G网络,认为“有无限潜能”,可推动无人驾驶车成长,也能勇于新一代大士港,应尽快采用。
同时,政府大量投资在公交,每年为公交运营成本拨款近20亿元津贴。
他也提醒智能交通系统的利弊,包括可能出现采用科技的私召车Grab服务,与传统德士司机之间的鸿沟;智能化交通系统也存在受数码攻击的风险。
上述智能交通系统世界大会首次在新加坡举办,来自80各国家约一万多名交通领域人士、学者、企业和政府机构等,参与研讨交通系统议题和新方案。
对特斯拉电动车“不感兴趣”
事实上,或许内阁当中不仅是许文远对引入创新交通科技“不求领先”。
积极推广电动车的特斯拉(TESLA)总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批评新加坡似乎对于推广电动车行动迟缓,并在今年1月的推文称“政府对推动电动车不感冒”。
We tried, but Singapore govt is not supportive of electric vehicles
— Elon Musk (@elonmusk) 26 de maig de 2018
对此,新加坡环境和水资源部长马善高(Masagos Zulkifli),在八月份的一个采访上,直言乘坐公交,比开着特斯拉电动车更能解决全球暖化问题,并抨击马斯克“只是想推销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对生活方式不感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解决气候问题的合适方案。”
马善高甚至撂下豪语:“如果有哪个国家可以将汽油车100巴仙转化为电动汽车,那一定是新加坡。”但基于本地大部分人口都住在组屋,要开发能满足需求的充电站也成为挑战。
找不到可行商业化方案,戴森终止电动车项目
至于英国科技公司戴森(Dyson),在去年宣布在本地设立首个电动车厂,一时传为佳话,甚至获得总理、贸工部长陈振声等,盛赞我国作为创新投资基地的吸引力。
但一年后,戴森创办人詹姆士·戴森宣布,尽管戴森汽车团队开发了出色的电动车,但是迄今为止都无法为该项目找到买家,使之成为可行的商业化方案,只得关掉电动车项目。
无人驾驶巴士
不过似乎政府对于电动或无人驾驶巴士的研发较为投入。例如今年7月,本地交通业者康福德高,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试行无人驾驶接驳巴士载客服务。
据了解,这款法国易迈无人驾驶科技公司研发的EX10型电动巴士,最多可承载12名乘客。但如果碰上暴雨,基于安全考虑,可能影响车上传感器精准度,需暂停运行。
而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交通部和圣淘沙发展局,联合开发无人驾驶接驳巴士,并在圣淘沙试行。不过,基于安全起见,无人巴士还是需配置一位“安全司机”,以必要时随时结果巴士的操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2fCCDW8qQ
5G网络
至于许文远认为该尽快采纳5G网络,上周通讯及新闻部长易华仁才宣布,放眼我国在2022年,5G高速行动网络至少覆盖五成以上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