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掰成好的” 郑国明抨击官媒报导工伤死亡手法

“坏消息也能掰成好消息,这就是政府操控下媒体做报导的方式。”

人民之声党影子内阁成员郑国明(Cheang Kok Ming)揶揄,即便报导中揭示今年上半年有更多劳工在职场受伤,但官方媒体仍能找到值得“庆贺”的理由,即“职场死亡人数降至七年最低点”。

郑国明是指《海峡时报》在本月1日的报导,据人力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17位劳工在职场不幸身亡。而2018年上半年职场死亡18人;下半年为23人。

“国有媒体怎么能把如此不幸的死亡人数,报导得如此微不足道?”

相比下,今年上半年的职场死亡人数,只比去年同比少一人。人力部在声明强调,这是自2012年一来最低的职场死亡人数。

非致命职场工伤增加

至于死亡意外的致因,高处坠落达四宗,其中两宗发生在建筑领域。而因为架构或机械倒下致死的个案增至三宗;与车辆相关死亡意外则多达四宗。

截至2019年6月底,工伤意外死亡率仍维持每10万名雇员:1.2人的水平。

不过,非致命职场工伤则从去年上半年的6073宗个案,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6561宗。

对亡者国籍只字不提

然而,郑国明抨击,这些失去宝贵生命的劳工,不管他们是本地人还是外籍人士,但《海时》却只字不提他们的国籍。

而死亡数字下降,国有媒体是否有意诠释为这算是人力部或人力不知的“功劳”?

而人力部和职场安全与健康委员会还声称,这是自2012年以来最低的职场死亡意外。

除了抨击《海时》欠缺敏感的报导,郑国明也认为,如果国有媒体继续由现任政府操控,国民长期被这种“冷酷无情”的报纸耳濡目染下,恐怕会逐渐失去我们的人情味。

“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必须找到一个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