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俐颖在2016年在一项公民社会论坛上致词。

日前,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声称新加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面对外来势力的干预。他更点名历史学者覃炳鑫和自由新闻工作者韩俐颖等人,去年8月30日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拜会马国首相敦马,吁请后者带头把民主带到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此外,尚穆根不忘挑起,覃炳鑫与韩俐颖也曾联名申请成立公司,但使用外国资金在新加坡推动民主和人权等课题。

他更指出,韩俐颖曾在一段视频中指出,新加坡不如香港,没有50万人上街游行,她希望透过《新叙事》(New Naratif)主办课程,改变这点。

对于尚穆根的指控,韩俐颖也在个人博客指出,尚穆根所说的视频,应是指自己在2016年,于新民巷主办“公民抗命及社会运动”论坛上发表的言论。然而, 后来竟被谣传是,她希望新加坡可以像2019年的香港一样。(莫非韩俐颖有预知能力,当时就知道三年后香港的局面?)

她说,自己在2016年的言论,被一些亲行动党的网络“喷子”(troll)粉丝网页拿来断章取义和恶搞,难道部长的实际消息来源,是来自这些喷子网页?

韩俐颖还原当时说了什么

她解释,自己实际上在致词中说,如果要以香港50万上街的人数,来衡量所谓公民社会运动成功的标准,新加坡不如香港。但是,“50万人上街”(就是走上街头的人数)绝不是有效的KPI标准,来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社会的力量和成熟度,社群网络间的团结也很重要。

如果有行之有效的民主程序,那最好,就不需要有50万人上街诉求;但是一个能运作的民主,仍需要一个成熟和有韧性的公民社会。

这意味着,她从头到尾,都没讲过要靠《新叙事》课程主办的课程,来改变新加坡不如香港没50万人上街游行这点;更何况,《新叙事》迟至2017年9月才成立,在她发表相关言论时《新叙事》根本不存在。

她在博文中感叹,当自己参与本地公民社会活动的同时,也没少成为霸凌或恶搞的对象;而有关“外国势力干预”的说法,也由那些亲行动党脸书专页等宣传放大,故此如政府将来推出新法来应对“外国势力”,也不感到意外。

韩俐颖不反对应对外国势力干扰,然而它本身却被主流媒体和社媒上抹黑,甚至宣称他是激进主义者“想把新加坡变成香港”。

“有鉴于行动党在新加坡的主导地位,资源匮乏的个体如《网络公民》主编许渊臣、覃炳鑫和他,乃至《网络公民》和《新叙事》平台,根本就无法构成威胁。我们不会带人们走上街头。首先,我们没有那种打包很多鸡饭和鲍鱼粥的预算。”

此外,韩俐颖强调自己只是做好本分,做好记者工作、作为维权分子陪伴那些死刑犯家属、举办民主教室来协调一个有诚意针对国家议题对话的空间。

与此同时,她澄清《新叙事》作为一个东南亚平台,乃是透过会员、捐款和拨款等得到支持的,她坦言却又接受国外赠款,不过那是通过正当管道和审批得到的,如捐献者有意图对《新叙事》编采和运作,发挥影响力,他们也不会接受。

韩俐颖在另一脸书贴文,也分享《新叙事》是有透明原则的,每半年都会公开财务帐户和透明度报告,以及每月召开会议,让会员和任何有兴趣者,可以向管理高层提问任何疑问。

“比起那些指控者,我们采取比他们更多的透明和问责,且我们和东南亚各地的自由工作者合作,一起打造高质量的报导作品,这我可以很自豪地说出来。”

 

You May Also Like

“I have not been asked by any party to come out and contest” – Presidential hopeful Tan Jee Say

Joshua Chiang/ Even though Mr Tan Jee Say has contested Holland-Bukit Timah…

ESM Goh will run in elections, warns against falling back from First to Third World

Emeritus Senior Minister Goh Chok Tong confirmed on Friday that he will…

SMRT Bus Service Drivers Blow the Whistle

This email was sent to TOC and other media outlets by a…

申请法援挑战政府假消息裁定 人权律师质疑可行度

政府将在下月于国会寻求通过《防止网络假消息和网络操纵法案》。然而该法被指赋予部长过多的权力、制衡机制不足,也引起公民社会的质疑和忧虑。 在上周四(4月3日)律政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唐振辉出席管理大学对话会。针对一名与会者质疑若假消息来自政府又如何处置,对此他打包票指出,政府并不会凌驾于法律体系之外,完全不受到监督。 反假消息法也被指透过法律刑责,来制造寒蝉效应,造成民众因担忧招惹官司而被高昂诉讼费缠身,而不敢再批评政府政策。 对于官司费的担忧,唐振辉认为,目前国内已有充足的经济和法律援助供有需要者申请,对部长的更正指示作出上诉。 不过,人权律师M拉维就在脸书发文,质疑上述申请法律援助来上诉的实际可行性。 “老实说,我不曾听闻有人申请法律援助来挑战政府的决定。就算可以,还有大部分人都不符合申请法律援助条件,没办法这么做。” 在新起草的防假消息法案下,部长若判断某消息为假消息并可能威胁公共利益,就可下达指示要求更正或撤下。 然而,令拉维感到不安的是,假设政府本身,涉及借用官方媒体散播假消息,有关法案却没有明确途径让公民挑战政府。在该法案第61条文下,部长还能发出“免死金牌”给特定人物或机构,比如说,可以发出指示,豁免某部门或官方媒体,不受法案的对付。 他质疑,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负担得起动辄至少八万元的诉讼费,到高庭去挑战部长对假新闻的裁定有误。 去年担任蓄意散播假消息特选委员会主席的张有福曾指出,若对政府的裁定有不满,应有足够的管道,且上诉过程不会太繁琐。 他在昨日也接受《联合早报》采访,认为尽管新法案赋予部长权利,迅速采取措施以维护国家利益,但高庭可对其决定进行审核,而不是由政府全权定夺。 他同意,应允许不满者尽快做出申诉,而不是让他们耗费数年和上千元庭费来打官司。“既然部长有权迅速介入,要求个人或网络平台更正或撤下信息,那另一方上诉时也理应获得加速审理,以确保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