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端传媒

香港反修订《逃犯条例》持续恶化,尤其是警民关系逐渐撕裂,自示威运动举办以来,港警涉及过度镇压的手法已让港人与全球诟病,近期警也屡次传出涉及对女示威者作出性暴力霸凌的行为,包括强扯衣服、要求示威者裸身搜查等。

对此,法新社报道,女示威者在过去数个月以来的示威运动中,不断在网路上遭受一系列的性别攻击与歧视。有女示威者的照片在支持港警的脸书专页上疯传,举着“我没有穿着内裤”。当事人Mickey(译名)表示原图其实是,她举着“我是中学生”的牌子,却被篡改成另一个版本,而且被发布到网络上疯传。

“他们并不是针对我的观点或其他,而他们攻击我纯粹因为我是一个女生“,Mickey表示。据Mickey的猜测,散播歧视照片的人与亲北京的香港人有关。

另一名女示威者也遭受类似的歧视,表示自己被警方拘捕的过程中被拍下照片,但照片在经过串改后,以“乳头”走光照被散布在网络上。

香港维权人士兼歌手何韵诗也表示,他自己在脸书上成为性别歧视的攻击对象,认为攻击他的人已经“忽视他的意愿与愿景,仅仅聚焦在他的外表和穿着进行人身攻击。

图源:法新社

这些经历被性别歧视的女示威者均指向亲北京的支持者是示威运动中发动性别歧视的始作俑者。他们补充道,自中央政府表明对示威运动的态度后,其攻击更变本加厉。

上周三,当地妇女组织平等机会妇女联席举办“反送中 #metoo 集会”,逾三万人参加,现场充满一篇紫光,抗议警方性暴力镇压示威者。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表示,网络骚扰已然成为伤害女性的武器。

29岁的Laurel Cho女记者向法新社透露,他在香港报道示威运动期间,经常收到恶意留言或攻击。

“他们经常用妓女、淫妇、婊子这样的词语”她表示。

她续指,推特上出现一则呼吁网友回避亚籍女性记者(包括她)的帖文,意味着女性已然成为运动中不公平对待的对象,这不仅仅是性别,更是涉及了种族歧视。

另一例子,记者Vicky虽然生于中国,但仍无一幸免,因为在撰写澳洲相关的示威运动,其推特上一直饱受恶意留言攻击,甚至要挟要强奸。

她表示,“我感到非常厌恶,这些羞辱内参杂了民族主义、性别与种族歧视。”

然而,受攻击的不仅仅是示威者与记者本身,就算连手握重权的警方妻子与特首林郑月娥也曾经历被性暴力对待。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的头像也曾遭恶意叠加在衣着暴露的模特儿身上,然后贴在大街上。

香港警方也曾表示,许多警员的妻子被使用加密聊天应用Telegram的人士在网上揭露身份,并进行民意调查,投票决定他们想和哪一位发生性关系。

性暴力之所以能迅速蔓延,大部分有赖于社交网络平台,因此社交网络平台在示威运动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早前,社交平台巨头推特与脸书宣布多达近1000账号被指在香港内意图引起混乱,为了削弱示威运动的合法性。这些账号相信是来自中国政府的监管。推特表示他们关闭了将近20万账号。

推特发言人向法新社透露,“暴力、骚扰和制造仇恨言论并非是社交网络平台的首要宗旨。

You May Also Lik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s the capitalist free market system best for a country? By Tan Kin Lian.

PAP’s K Shanmugam says PSP ‘half-hearted’ to contest in Nee Soon GRC

The Progress Singapore Party (PSP) seems to have been very “half-hearted” about…

“新加坡大热卖”今年停办

冠状病毒疫情持续,为了国人的健康安全着想,本年度的“新加坡大热卖”暂停。 大热卖的主办方今天(5月3日)在脸书上帖文,指出今年的活动暂停,明年恢复举办,将为本地和外国客户提供最佳的新加坡网络和实体购物体验。 当局呼吁会员们实现多元化的网上销售营业,并产生出新的销售渠道,为跨国界的网上销售做好准备。

停止用“好吃懒做”刻板印象简化街友问题

工人党非选区议员吴佩松分享他尝试协助街友的经历:他被居民告知有街友以纸皮包裹御寒,卷缩在组屋底楼一角休息,旁边还有他的一些物品,和挂着他的衬衫。好几次吴佩松尝试找到这位街友,都没见着。   “他们露宿或许都有原因,有的可能是有家归不得;有的有面对一些困难,虽然知道政府有援助,但不愿求助;一些是因为从事工时长工作,想在外头合个眼休息。有些则只想独处。”   也是一名社会学者的吴佩松透露,在协助工人党前党魁暨阿裕尼集选区议员刘程强在选区工作期间,也有遇到一些街友。一些居民可能视街友为不速之客,是市镇会该处理的问题;而一些人同情,但不知怎么帮助他们。   吴佩松坦言,自己也只能尽量尝试提供他们帮助,他说曾劝阻一名要在组屋底层扎营的街友,因为这会影响其他街坊,并答应带他去社会与家庭发展部(MSF)寻求帮助,不过这位街友则会去和朋友同住。   而另一街友个案,则是住在组屋底层闲置的学习区。吴佩松尝试找他,发现他的随身物品整齐地对方桌上,吴佩松留了名片请街友联系他,但隔天街友就离开了,令他感到懊悔,说以后也不留名片,而是希望能和他们见面,好好谈谈。 根据今年初的国会问答,社会与家庭发展部在2015-2017年之间,平均每年协助385名街友个案。 可能有些人对街友的刻板印象都认为街友是好吃懒做、无业游民等等,结果才会沦落露宿街头。 部分街友有工作、甚至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