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亚洲新闻台档案照

在过去两天的国会中,除了周一通过的《防火安全(修正)法案》,国会也通过《点对点载客业法案》以及《内政团队科技局法案》。

其中《内政团队科技局法案》将促成今年12月,成立新的内政团队科技局。

内政部将提升对于科技开发的投入,计划从2019财年的9.79亿新元,提升至2025年的19亿新元。而支持提升科技技术的关键举措,就是成立一个专门的科技机构。

据了解,内政部有意招揽内政团队中不同部门约1300名科研与科技人才,专注进行有关罪案防范和紧急反应等科技研发。

人力部长暨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声称,科技局将为一些新岗位另招聘科学家和工程师,有望为国人创造就业机会。

她也解释,科技局是内政团队转型的重要环节,科技局需确保科研与科技投资增加能带来效益,而内政团队的操作环境需求亦有别于其他政府单位,所以一些科研创新方面,也必须量身定做。

内政团队也将设立一个中央内政团队操作中心,例如在面对恐袭等事件,重心负责协调紧急应对方案,并运用科技加强各单位沟通。

王丽婷忧长期监控下影响国民心理素质

不过,也有议员在辩论时提出,提升科技监控国民的隐忧。其中官委议员王丽婷就警惕,“科技是把双刃剑”,用以防范罪案于未然的科技,也同样可能对国民的心理和隐私造成影响。

她举例,去年新科工程获得750万新元价值的工程,在全岛安装约11万各具有人工智能功能的监控摄像,可以识别人脸、年龄、族群和岁数,透过这些监控资讯,政府部门可以迅速针对诸如不守法公民、地铁故障、交通事故等迅速反应,也能敦促一般市民切莫以身试法。

“然而,我们需切记,公民的福祉不仅只限于人身安全。”王丽婷引述牛津大学数码伦理研究所(Digital Ethics Lab)在2018年的研究,监控和压力、疲劳感和焦虑感的提升有关联。长期监控也会营造一个令人感觉失去个人掌控能力的环境。

她也指出,其他研究也显示长期处在监控也会带来长期伤害,形成自我审查的心态,和抑制创意和创新能力。故此,他敦促内政部在设立新部门同时,必须顾虑到街头维安监控和人民群众心理之间的平衡。

王丽婷在总结时,说无可否认人工智能、机械和5G科技对于执法会带来变革,但同时也应反思“不做亏心事不用怕”,又或者“宁枉勿纵”这类论述的迷思,以及要打造一个怎样的新加坡社会?是一有危机邻里守望相助?还是只能依靠冷冰冰摄像头,把维护安全完全交给政府负责?

“我们是否希望,先有政府树立透明和问责的典范,奠立社会契约的基石建立人民和政府之间的信任,打造一个尊重隐私的文化?又或者是一个基于恐惧和不信任的社会文化?”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ou May Also Like

SDP: Choice of political system is the will of Singaporeans, not PAP

There is no need for the PAP to split itself to provide…

1982年就已征外劳税 要减少对低技术外劳依赖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客座教授郑庆顺,分享一则1982年的剪报。剪报说明打从38年前,为了打造清一色新加坡人的劳动力,当时政府向雇主征收外劳税。 当时的报导这么写道:“对于每名薪资最低1150元的员工,雇主将被征收30巴仙的外劳税”。而该税赋的目的,正是避免雇佣低技术外籍劳工。报导也提到当时政府有意在10年时间减少对外籍劳工的依赖,放眼1992年劳动力清一色都是新加坡人。 对此,工人党前非选区议员余振忠感叹,我们究竟走偏了多远,今日我国与澳洲、新西兰、日本、香港和欧洲国家已渐行渐远,这些国家建筑领域主要仍依赖本地人。 相对而言,我国的生产力已落后,需要很多年、行业进行结构性转变,才能取得重大改进。 外籍劳动力142万人 根据人力部的统计,截至2019年12月,我国的外籍劳动力(包括外籍女佣和建筑工友等),高达142万人口。 人力部长杨莉明在今年五月初的国会也证实,其中本地43个大型客工宿舍,共容纳20万客工;9万5000名客工住在1200座工厂改造宿舍、2万客工住在建筑工地临时住处。 回顾1982年的新年献词,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提到,须在1991年达到劳动力完全由新加坡人组成。当时他认为,依靠大量移工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都不可取。他以法国、英国和当时的西德为例,大量移工劳动力也延伸很大的社会问题。 黄循财:“减少建筑客工不实际” 然而,近期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则指出,目前有32万名客工在建筑业工作,不过要找到愿意在建筑工地从事苦力活的国人并非易事,因此我国仍需依赖这些客工。

A Nostalgic Hari Raya

A poem by Raymond Anthony Fernando/ Photos by Joshua Chiang Listening to…

王乙康: 三年期间,六所大学处理56起性行为不端案

教育部长王乙康周一(5月6日)指出,本地六所自主大学(AUs)在3年期间,共处理42起校园内不端性行为案件,另有14起涉及学生的案件发生在校园外。 2015年发生了17宗案件,2016年18宗,而2017年21宗。 56宗案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占了25宗,2宗发生在拥有自家纪律委员会的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20宗发生在南洋理工大学(NTU),以及6宗发生在新加坡管理大学(SMU)。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TUD)、新加坡理工学院(SIT)和新加坡社会科学大学(SUSS)各一宗。 王乙康表示,其中37宗案件涉及偷拍和录影弱势群体。 部长在回应国会议员林谋泉和朱倍庆,以及非选区议员贝理安(Leon Perera)询问有关发生在自主大学,涉及学生的不端性行为案件数据和大学教学纪律框架时,如是指出。 他表示,每间自主大学发生的案例与其学生数量有密切关系。他说道,在过去三年中,每1000名学生中涉及不端性行为案件的学生犯罪者比例为0.21、0.21和0.2,显示“没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两方展开调查和惩罚 56宗案件中,37宗案件的受害者向警方报案。四宗案件尚在调查中,两宗案件没有足够证据提出控诉。剩下的31宗案件中,10宗属于“严重罪行”,且被判入狱10天至8个月之间,这包括了暴力对待受害者和多次窥视案件。 除了警方调查,校方也展开纪律处分程序,并在其权利范围内进行一系列处罚。王乙康指出,有关的处罚包括了官方谴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正式教学记录上,导致停学和开除学籍。 56宗案件中,有五宗正在等待进行纪律听证会,而有四名学生在接受制裁前,已经退学。 在剩下的47宗案件中,34宗案件接到官方谴责,26宗被罚长达两个学期的停学处分,而20宗的干案者直接被禁止步入学生宿舍。王乙康表示,有关的数据加起来并不是47宗,因为多数案件接受一系列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