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修正)法案昨日通过一读,建议加重多种交通罪行的刑罚和收紧监管力度,尤其针对不负责任的驾驶行为,如多次酒后驾驶者的刑罚将加倍,甚至可能终身不能驾车。

人力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昨日(5月6日)在国会提呈交通修正法案一读时,如是指出,预料二读辩论将在今年7月召开的国会中提呈。

法案中提议提高对酒后或吸毒后驾驶的刑罚,初犯者将面对最长一年的监禁,或罚款不高于1万元和不低于2000元,并且禁驾最少两年。重犯则将面对最长不超过两年的监禁,不低于5000元和不高于2万元的罚款,以及禁驾至少五年。而对付冥顽不灵的重犯者,法案首次建议将终身禁驾列为最低刑罚。

酒驾立即吊销驾照

目前,酒驾或吸毒后驾驶者在首次犯法时,一旦定罪可被判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的监禁,或介于100元至5000元的罚款;重犯则将监禁最久不超过一年,以及介于300元至1万元的罚款,和禁驾至少一年。

为了更严厉禁止酒驾,同现在的鲁莽驾驶者一样,犯案的驾驶者执照会立刻被吊销,直到法庭判决出炉为止。

今年2月,内政部首次宣布修订公路交通法案,并征询公众的意见。

公路交通法案的修订除了针对酒驾,还包括了其他的恶劣驾驶行为,包括逆向行驶、高速随意变换驾驶道、闯红灯高速驶过行人道等。无照、禁驾或吊销驾照期间驾车也将面对更高的刑罚,以便加强有关方面的威慑作用。

除此之外,有关修改还编入了危险驾驶和粗心驾驶,这两个相当于《刑事法典》中鲁莽和疏忽行为的罪名。有关罪名在进一步依据所造成的伤害效果,细分成四个类型,分别是死亡、严重伤害、伤害和危及生命。

不同等级的伤害程度,刑罚有所不同,如危险驾驶导致死亡案,初犯将面对不低于两年不超过八年的监禁,并且禁驾至少10年;重犯则面对最少四年,最久15年的监禁,以及禁驾至少10年。

如果被定罪为酒驾或吸毒后驾驶,可能面对额外惩罚,包括了最多两年的监禁和禁驾期。若造成严重伤亡事件,驾驶者将被判至少增加一年的监禁;重犯者同样面对加倍刑罚的下场。

在判定是否涉及粗心或危险驾驶方面,当局将会依据对方的驾驶方式是否具潜在危险、是否冒险行为驾驶,如驾驶时使用手机,以及是否依据路况反应来做出定夺。

谨慎调查预防“碰瓷”事件

内政部也在昨日发出文告,指有关的拟议获得民众支持,甚至多名受询民众表示有关的修正是必要且及时的。

当然,民众也表示当心遇到碰瓷事件,导致涉案的驾驶者刑罚加重。内政部表示,有关提高的刑罚,主要是针对不谨慎和不负责任的驾驶者。

内政部表示,当局会评估驾驶者是否应该对有关意外负责,但是交通警局也会检证对方是否安全驾驶,万一确认是受害者涉及冒险行为和违规,交警就会对他们采取行动。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ou May Also Like

星展银行一职员确诊 300员工被令在家办公

根据星展银行在今日(12日)下午发布的文告,指旗下一名职员在昨日接受检测,并于今早确诊患上2019新型冠状病毒。 对此该行证实今日中午,撤离位于滨海湾金融中心第三大厦办公处约300名员工,受影响楼层进行消毒。 这些职员也被安排在家办公,当局也展开追踪那些曾接触确诊病例的人士。 有关确诊职员在滨海湾金融中心第三大厦的43楼办公,那里是星展亚洲区中央办公室。据了解其他楼层的员工不受影响。 事实上,前日(10日)开始,新达和莱佛士坊一带办公楼,都出现大批上班族排队量体温的场面,市区多个办公楼都有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 昨日卫生部发文告,指本地再有两起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病例,使之本地确诊病例增至47起。 第46起病例是新加坡永久居民,在10日下午确诊,至于第47起病例是孟加拉藉客工,同样在前日下午确诊。  

总理李显龙更新脸书头像 戴迷彩布口罩

总理李显龙今日(23日)更新他的官方脸书头像,发布自己戴上布口罩的自拍照。 照片中可见他穿戴着深绿色数字迷彩布口罩,并表示感谢Sheila和Hedy Khoo母女为他缝制的这件布口罩,并赞扬非常实用和时尚。 总理曾在今年1月30日,表示理解国人无法买到口罩的焦虑,但重申只有身体不适时才需要戴口罩。他指出,卫生部建议只有生病时才需要戴口罩。如果身体健康就不用。 不过,随着本地疫情局势升温,总理李显龙在本月3日的直播中,坦言政府重新思考对口罩的建议。 “之前建议民众不适才戴口罩,当时还没有社群传播,且政府仍给每户家庭四张口罩。但如今社群中可能仍有未发现的感染者,也可能传染给人,故此世卫组织和美国传染病中心也在重新检讨。但目前也有证据显示,冠状病毒19感染者也可能没出现症状,仍会把病毒传给他人。” 故此,对于那些可能已被感染而不自知的,穿戴口罩也可保护他人。也能让年长者获得更好的保护。

部落客质问:谁才真正从公共医疗津贴下受惠?

本地部落客Phillip Ang Keng Hong 在11日,于部落格上载一篇有关公共医疗津贴的文章,文章指他发现综合诊所的一般收费竟然比私人诊所来得高,令他不禁质疑所谓公共医疗津贴的存在意义? 该名部落客指出,新加坡人民应该对“一般综合诊所的费用竟比私人诊所来得高”更警觉,事实上,人民并没有享受太多的医疗津贴。 他分享了在自己在切除囊肿手术的时所经验的事情。根据公共医疗津贴,Phillip他必须在综合诊所咨询,获得医生的转介信前往大医院见专科医生,这就要价13新元。 林总费用加起来都要325元 数周后,他解释身为一名拥有公共医疗津贴资格的病人,他必须再支付37新元的专科医生咨询费给医院,安排手术。而手术后的预估费用约为275新元(或更多)。 基于林林种种的费用,只是一个微手术,就总共要花费325新元。 Phillip最后前往私人诊所咨询并安排手术,仅需支付总价280新元,再三考量后,他索性取消樟宜医院的安排,前往私人诊所治疗。 他在文章撰述,“政府医院虽然有宣称有70巴仙的医疗津贴补助,但试想若以上为基准,便可算出一个简单的囊肿手术在未津贴前,竟然要价1000新元。就算是一个无知的人,也可知道政府所谓的”享有高额医疗津贴”的说法是不存在的”。…

劳动力市场报告:总就业率上升,但失业率与裁员人数也随之上升

尽管总就业率提高了,但随着失业率的上升,裁员人数仍在持续上升。 人力部昨日(24日)宣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劳动力市场报告,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的总就业率增至2万2400人,比起上个季度(6200人)以及去年(1万6700人)增长了不少。然而,由于制造、建筑业及服务业仍处于紧缩,本季度的裁员率也因此有所上升。 经季节性调整后,整体失业率由2.2巴仙上升至2.3巴仙。而针对国人的失业率,在本季度数据中更高,由3.2巴仙上升至3.3巴仙,也是10年来新高。 “求职者技能与工作不匹配” 对此,人力部长杨莉明在脸书上称,就业率与失业率的上升很可能是因为求职者的技能与业者所需不符,亦有可能是因为工作内容并不具吸引力。 她表示,“初步数据显示,总就业率确实比上个季度以及一年前还要高,但同时失业率与裁员人数也随之上升。其就业率上升主要集中在社区、社会与个人服务业、专业领域以及通信行业等等,目前仍有许多空缺。” 杨莉明续指,“此迹象表明,两者的不匹配性正在扩大。也可能是因为求职者的技能与相关工作不符合,或是工作内容不足够吸引力。因此业者与求职者需要更开放和弹性,来缩小两者之间的距离。” 她随后也建议求职者可以到劳动局(WSG)获得帮助。她表示 ,“令人振奋的是,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求职者在通过劳动局的帮助下成功度过过渡期。” 根据劳动局专业人士转业计划 (Professional Conversion Programme )的方案,将会协助公司进行培训与给予薪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