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一群前任和现役的主流及网络媒体从业员,于昨日发表公开联署声明,对于《防止网络假消息籍网络操纵法》在本月1日提呈国会一读感到遗憾,提出对该法的忧虑和反对。

联署声明担忧,新法将进一步侵害言论自由,打击媒体从业员的工作。同时认为政府未珍视新兴数码新闻行业,理应更积极与媒体从业员联手抗衡假消息。再者,也可能令政府问责遭削弱。

有关声明也转寄给所有国会议员,以期下月召开国会议员们参与防止假消息法案辩论时,对问题有更深入了解。

这批媒体从业员认为,防假消息法构成的问题包括:

  • 侵害言论自由,并没有清楚区分何谓事实、意见观点和假消息之间的差别;
  • 政府更为被动,而不是更积极与媒体联手抗衡假消息;
  • 法案赋予政府的权利缺乏监督机制,使之有被执政政府滥用的可能。

这批媒体从业员认为,落实防假消息法将对本土言论自由构成直接和长期的伤害、阻碍公民思辨的发展,也侵蚀民间对政府的信任。

声明中提出三点关注:

关注一:防假消息法是对言论自由的侮辱

新加坡政府特别是律政部一再强调,防假消息法旨在保障言论自由,意见观点不会被对付。然而,敬业的媒体从业员为了让读者更深入了解政府政策,也常需要引进不同人士观点或可能和政府相左的数据或分析。但新法似乎未能清楚阐释,谨慎分析的观点会否与法案相冲突。

再者,法案第一部分第2(2)条文,对于假消息陈述的定义也过于笼统模糊,假设记者报导引用政府提供的事实,惟记者提出异议,会否被法案对付?

即便保障法案对网络内容的影响甚微,不过政府有绝对权力命令不遵从指示的网站关闭。这意味着,可能很多媒体可能选择自我审查以避免被进一步的法律对付,乃至资金被限制或坐牢。

媒体从业员认为用“无差别轰炸”式的方法对付假消息,忽略了事实、假消息和意见观点之间细微差距,也不利于正面的新闻和公共思辨的发展。

关注二:扼杀与媒体沟通消弭假消息

部长指法庭仍是“真相的最终裁定者”,且上诉过程简化廉宜。但是,部长仍有绝对裁决权决定何谓假消息。涉事的媒体机构向部长上诉撤除指示,可能要忍受冗长的申诉过程,之后才能向法庭上诉。追踪时事课题争分夺秒,这对于媒体来说,无疑是在扼杀报导。

媒体从业员也惊讶,并没有采纳蓄意散播假消息特选委员会的第九项建议,即“公共机构也应该及时针对网络假消息,提供民众资讯。”与其发出禁令指示,政府也应该考虑落实能及时回应媒体咨询的机制。

“及时提供记者答案,使得他们没有理由散播假消息,否则就如同自毁声誉。这也能展示政府尽早消除假消息的意愿。”媒体从业员建议,规定政府在特定期限内回应媒体询问,同时也认为,拥有更多资源的政府,理应比起媒体更有能力证实消息真伪。

关注三:削弱政府问责制的转折点

媒体从业员认为,引起群众最大不安的,就是防假消息草案赋予政府过大的权力来决定何谓假消息,足以让公共辩论噤声,甚至提升滥权的可能性,这对于民主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不健康的。

声明也提及,律政部长并没有回应,主流媒体和公民社会提出,要设立独立机构核实假消息的建议,而是认为裁定的责任落在政府身上。但媒体从业员指出,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媒体从业员和公民社会同样在打造健康媒体和资讯传媒生态上扮演重要角色。

“政府不能同时扮演守门员、防守、中场、前锋和裁判。”

“应视媒体为打击假消息的伙伴”

与此同时,媒体从业员也建议,应重新考量订立防假消息法的初衷,如促进种族宗教和谐和确保选举诚信,而不是赋予行政人员过大权力。

“我们建议对即有法律进行改进,以更好地打击假消息,同时政府不必把媒体视为问题来源,而是有价值的合作伙伴。”

即便要通过防假消息法,也应抽走法案中过大的裁决权力,反之可设下鼓励政府与媒体互动的条件。

媒体从业员们也重申,应设立独立的机构来裁定假消息。

声明联署者,包括网络公民前撰稿人Howard Lee、前编辑张嘉仁(Joshua Chiang)、拉维(Ravi Philemon)、《海时》前撰稿人Braema Mathi、前《今日报》总编PN Balji、人权律师朱正熙、《独立新加坡》主编Kumaran Pillai、网络公民编辑Arriffin Sha、《淡马锡评论》(TR Emeritus)编采团队以及”觉醒新加坡”时政平台编辑。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ou May Also Like

AWARE calls on Viswa Sadasivan to make a full and unreserved apology

AWARE Singapore has issued a follow-up statement in relation to to the…

借故听诊摸胸 男医生被控非礼女病患

男医生被指涉嫌拉下女病患的胸罩并触碰对方的胸部,却表示自己只是在触诊。 一名妇女患有发烧感冒等普遍疾病而去看诊,岂知遭男医生借故听诊,却触摸她的胸部。 当她的男友拨电给这名家庭医生吕荣山(译音Lui Weng Sun),询问对方为何将妇女的胸罩拉下并触碰其乳房时,岂知医生对此并没有承认或否认,仅说“对不起”,因为他需要检查“内脏”。 现年46岁的吕荣山被指涉嫌于2017年11月6日下午2时42分,在芽笼一带惹兰迪卡(Jalan Tiga)的一家东北医疗集团(Northeast Medical Group)诊所行医时,非礼了一名24岁的女病患。 基于保护受害者身份,媒体被下令禁止刊登女病患和其男友的名字。 案件于周一(8月19日)在国家法院开审,但因首名供证者时案件的受害者,所以进行了一天的清堂审讯。 开审的第二日,即20日,供证者为受害者的男友。男友告诉地方法官柯尔(Jasvender…

曾揭发屠杀罗兴亚人事件 两名被囚路透社记者获特赦

据路透社报导,该社此前因揭露缅甸军人屠杀罗兴亚人事件的两名记者,在被囚禁逾500日后终于获释。 现年33岁的瓦隆(Wa Lone)和29岁的乔索欧(Kyaw Soe Oo),被当地政府指控违反“国家机密法”,他们在2017年12月被逮捕,去年9月被定罪,并判处七年徒刑。 2017年8月底,在传出缅甸军方屠杀罗兴亚人约一周后,瓦隆和乔索欧开始追查10名罗兴亚男子在杀他七年被缅甸军民屠杀一事。 12月12日,两名曾在若开邦工作的警员,以“放料”为由邀请两人到仰光一间餐厅晚饭,其间交出一叠“与屠杀有关”的文件,两人持文件离开餐厅时随即被捕,控以藏有国家机密罪。 两人否认违法,称自己被警察插赃嫁祸,但最高法院上月驳回两人的上诉,维持原判。 路透社也一直强调瓦隆和乔索欧两人没有犯下任何罪行,要求当局释放他们。 两人被判决也引起国际关注,引发了外界对于缅甸民主化进展疑虑,以及外交官员和人权人士的抗议。 今早瓦隆和乔索欧从仰光郊外的永盛监狱外获释,监狱外围满了媒体和热心人士。笑容满面的瓦隆感激国际上为争取他们的自由所做的努力。 “看到我的家人和同事,我真的很高兴也很兴奋。我迫不及待地想回到我的新闻编辑室。”…

骗家长海外子女遭绑架 老千新招诓外籍生

根据新加坡警方在本月16日的贴文,警惕本地与外籍学生,若接到自称是政府要员,索取个资和付款的可疑来电,不要轻信。 警方提醒,任何政府部门都不会透过电话通话或社交媒体索讨个资或银行户口资料,如果有关人士声称自己来自祖国的执法单位,警方促请外籍人士在行动前务必先向在本地的大使馆或领事馆求证。 警方近期接到中国家长或监护人报案,指在本地求学的子女遭人绑架。调查后发现是诈欺骗局。 向外籍生下手,再诓学生家长 其中一起案件,一名中国籍女学生在11日接到声称来自中国公安的来电,要受害人协助调查儿童走私案。该学生依照指示共转账了2万2010新元给这名陌生男子,还为他购买了4千800元的加密货币。 骗子警告学生不得告诉任何人,还询问在中国父母的个资联络,随后即拨电家长,谎称他们在海外的子女被绑架,索要赎金。 警方整理出诈骗集团的操作模式: 受害者(通常是中国籍学生),接到声称来自政府要员的来电。来电显示号码通常已做过手脚,会显示“110”或“999”看起来向执法部门打来的号码。 受害人被告知他们有犯罪嫌疑,要求协助调查,包括用加密方式转账他们的钱到指定的户口,以调查他们的钱财是否合法。 骗子会询问受害人在中国的父母个资,随后便联络在中国的父母,谎称他们海外的子女被绑架,讨要赎金。 新加坡警方严正看待诈骗集团新招,在贪腐、毒品走私和其他严重罪行(没收权益)法令(CDSA)下,任何人涉及或协助透过不当途径收取钱财将被判不少过50万新元罚款或10年监禁,或两者兼施。 “诈骗份子善于向受害者施压,为此任何人士接到可疑来电,不要独自行动,应与身边可信任的亲友商讨,冷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