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公民挡在厨房外” 施仁乔:“建设民主社会”誓言仍待实践

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教授施仁乔(Cherian George)认为,虽然第一代领导人把“建设民主社会”的期许,载入《新加坡国家信约》,但是多年来其意义已经沦为空谈。 他形容,人民行动党比较属意的民主模式,是把公民“挡在厨房外,让专业的厨师来料理”。新加坡只实践透过选举授权的民主政府最简化模式,导致未能充分发挥民主建设的潜力。 他补充,公民在《信约》中不仅宣誓将保护和维护民主结构,同时也有义务不间断地参与建设民主社会的工作。 公民有责任参与建设民主工作 他把新加坡政府与垄断企业向比较,后者同时也是监管者,其地位甚至不受市场概念动摇。 “这种模式已经损害了决策的质量,政府作为国家建设者,这个政治本钱的损失本可避免。同时,婉拒公民的参与,似乎和《信约》所有国人都是国家建设者的呼声,显得格格不入。” 施仁乔也是南洋理工大学前副教授,在2014年8月到香港浸会大学执教。他受邀出席本月26日,于金沙酒店举行的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政策研究所(IPS)30周年庆,与通讯及新闻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同台探讨《多元化管理的政治》议题。 施仁乔说,人民行动党具备的一项传统优势,是作为在不同竞争团体中普遍中立裁判的声誉。“因为在社会内部纠纷中,即便不一定喜欢它,至少愿意相信他这个裁判。在某种程度上,人民行动党是独裁的:至少它是一个机会均等的独裁者。“ 但他提醒,这种传统优势在今日已不再那么有效,例如行动党在移民课题管理不善,已损害了他身为国人利益守护者的声誉,致使她不得不在2011年选举后调整移民政策。 “选择性的干预” 在问答环节中,施仁乔则形容,行动党在处理特定课题,也显现”保守式进步主义”的政治光谱。…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走了 侠骨长存

笔名金庸的知名武侠小说巨匠、知名报人查良镛,于昨日下午五时许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大侠挥袖离开人间,但他创造的武侠世界观,却将在全球说华语的地方永远流传。 与金庸交往较密切的一些朋友称,老先生已逾九旬高龄,近几年来身体健康不佳,一般是卧床,而且精神状态也不好。如今辞世,身边的亲友虽心中悲痛,但并不感觉意外。金庸生于1924年3月10日,浙江海宁人,曾经创作《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家传户晓的小说。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乡,曾在杭州《东南日报》暂任外勤记者。 1946年秋,查良镛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调往香港分社。1959年,查良镛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后来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 《明报》刊登的由金庸撰写的社论也影响深远,特别是中国大陆正经历动荡不安的1960、70年代,《明报》成为报道中国消息的权威,也满足了香港人对大陆资讯的诉求。 1967年在新加坡创办《新明日报》 《明报》见证了金庸武侠的一段全盛时期。《神雕侠侣》扭转报纸初期的亏损状态,之后《明报》又连载了1961年的《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1963年的《天龙八部》等作品。一直到1972年完成《鹿鼎记》之后,金庸宣布封笔。香港一家媒体称,金庸“在退出侠坛时仍称霸武林”。在迈入经济繁荣时代的香港,金庸与小说家倪匡、文化人蔡澜及词曲作家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1967年,金庸和本地驱风油大王梁润之,在新加坡合资创办《新明日报》,在该报独家发表他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深受读者青睐,也刺激报纸销量。他还曾空邮最新的小说到新加坡,让《新明日报》比香港《明报》提早三天刊登。 跨地域的华语文学泰斗 金庸著作影响深远,是几代华人的集体回忆。其中《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等篇章节录也被编入本地中学华文文学课程内容,让新生代也领略金庸大侠的文学风采。今年二月,《射雕英雄传》也推出英文版,开始进驻英语文化圈。 金庸和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列四大武侠小说宗师。大侠的武侠小说著作,描绘的不仅是侠骨豪情,笔下人物栩栩如生,也在影射着现实生活中面对的人情世故。金庸深厚的文学造诣,成功构筑豪情万丈、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读着小说里的奸妄小人令人愤慨;但同时让我们透过郭靖、陈家洛、乔峰和胡一刀等人物,看到为家国舍身的侠义精神。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他让我们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若《连城诀》描绘的江湖人心险恶,却也告诉我们“多行不义必自毙”,不如快意江湖,拼搏人生几十年不留白,既有儿女私情,也有家国情怀,习得一身好武艺,只为行侠仗义胸怀社稷。 金庸走了,但他是华人文化世界不可取代的丰碑,但他笔下的江湖,却已经活在每个人都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