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Affairs
津贴、保险后医药费仍高 网友忧福利跟不上医疗通膨
一名网友分享友人郑瑞豪(译音)的住院经历,感叹老百姓虽然花钱买保险、还公积金保健储蓄(Medisave),然而真正需要时,获得赔偿额仍难以应付日益高涨的医药费。此事引起网民纷纷留言热议,认识到现有医疗津贴制和保险的局限。
该名网友以此事为例,认为在重度残障情况下,终身护保每月只赔600新元仍有不足,即使无病无痛,最后仍难以索回保费。特别是未来医疗费逐年调涨,我们的公积金、终身健保是否能减轻我们的负担?
郑瑞豪在2018年二月26日,突发心脏病和心脏骤停,在陈笃生医院接受治疗。有两天必须躺在加护病房,随后三天转到普通病房,并接受了气球血管扩张手术(PCI)和植入支架。
他说,政府只津贴1万4000元,终身健保则津贴了1万元,然而自己仅能从公积金保健储蓄(Medisave)提取4千073元,扣了上述数额,自己仍必须承担约1万3千元的医药费。
郑瑞豪在帖文中叹,自己的医药费并没有获得政府津贴65巴仙,医疗储蓄至少有5万2千积蓄,但在当下生死关头,却无用武之地。
一名网友还质疑此贴文的真伪,因为我国公民享用政府医院服务,不论住C级病房或手术,理应至少能得65巴仙津贴,不过郑瑞豪亲自解释,也将当时的医疗收据上载,给众网友评评理:他确确实实为整个治疗服了1万3千余元的医疗费。
郑瑞豪说,完整收据有6页,问题关键不在于每个单一事项,是否获65巴仙津贴,而是在总数额,能够获得多少津贴。“C级病房也没有电视、个人卫生用品和冷气等,我还要请家人带我的个人餐具和杯子。可是一晚住宿在津贴后,仍要价212元,即便是五星级酒店都没那么贵!”
网民Kumar则分享时事评论家Andrew Loh在2016年的境遇:接受血管造影侦测,和诊断是否适合进行血管扩张手术,医药费达1万0727新元。这笔费用或政府津贴6千767.90新元(约65巴仙),终身健保偿还720元,再扣除部分保健储蓄,Andrew先生只需付2千248新元。
至于Andrew的另一心脏绕道手术要价2万5千554新元,政府津贴高达80巴仙即2万0664元;Andrew再用终身健保偿还4千909元,剩余的380元只需用保健储蓄偿还,他根本不需再自掏腰包出一分钱。
(CGH=樟宜中央医院;KTPH=邱德拔医院;NHC=国家心脏中心;NTFGH=黄廷芳综合医院;NUH=国立大学医院;TTSH=陈笃生医院。图源来自卫生部官网)
政府提供基础安全网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官网列出的住院价格参考表,在陈笃生医院进行血管成型手术或心脏病治疗(非复杂个案),平均住院天数为3.6日,最高价格约为1万1千726元。
在政府医疗辅助制度下,至少设下四道安全网,协助普通病患减轻医疗负担,即:政府津贴、保健储蓄、终身健保(以及其他与私人公司保险整合的保健配套、乐龄健保等)和最后一层可供低收入病患申请的保健基金(Medifund)。
新加坡政府津贴C级病房(8-10病床)至少80巴仙,而手术至少能津贴65巴仙。
保健储蓄则可用来支付住院、日间手术,以及一些指定门诊疗程的费用 ,不过所提取的款项不能超出当局设下的提款顶限。不过,以上政府补贴和援助仍只是基本的辅助,有时也仰赖私人保险才能解决燃眉之急。
新国医疗通膨10.9巴仙
根据怡安2017/18年保健趋势调查报告,新加坡的2018年的医疗通膨预计达10.9巴仙,比去年稍微升1.4巴仙。在本区域的怡安医疗通膨指数,得分95.1(得分最高的国家为越南:164.5)。
受访的保险业者一致认为,住院开销是主要的通膨因素,其中治疗费调涨最大,占了病患医疗开销的一半,2012-2014年这些手术费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在私人医院病房可以达到10巴仙,而政府医院A级病房为1巴仙。
而其余四大经历通膨的部分为:看诊程序、药物、义肢和病房。固然公共和私人医疗通膨少有差距,例如从2012-2014年,公共医疗通膨仅为0.6巴仙。不过相对地,政府在医疗的开销也在2013-2015年间,从50亿新元提升至2015年,足足上升了50巴仙。
显然政府为控制医疗通膨作出努力,包括2020年强制国民购买终身护保,加强中低收入民众对抗医疗通膨的基本安全网。
不过诚如《网络公民》早前报导,符合身障资格却无法索偿的个案,民众也关注整体索偿、申请援助的效率,否则就如以上郑瑞豪先生的情况,即使有5万余元的保健储蓄,在紧要关头却无法拿来应急也于事无补。终归民众还要购买私人保险和其他的辅助方案,未雨绸缪。
-
Politics2 weeks ago
Progress Singapore Party accuses PAP supporters of harassment during Choa Chu Kang walkabout
-
Politics2 weeks ago
Progress Singapore Party volunteer files police report alleging harassment during walkabout
-
Politics1 day ago
Desmond Tan criticised for “listening ear” remark in Straits Times podcast
-
Comments3 days ago
Ng Chee Meng faces backlash for perceived downplaying of Singaporeans’ job security concerns
-
Singapore6 days ago
SM Lee Hsien Loong defends CECA, calls for integration and openness amidst political sensitivities
-
Opinion1 week ago
Holes in Low Yen Ling’s allegations against PSP: No evidence provided from her volunteers
-
Comments4 days ago
Netizens criticise K Shanmugam for sharing video on alleged Bukit Gombak harassment incident
-
Politics1 week ago
Low Yen Ling accuses PSP of “twisting the truth” over alleged harassment in Choa Chu Kang GRC